关灯
护眼
    暮色降临,劳碌了一整天的白涯山村民,三三两两的走在归家途上,幼童牵着牛,大人扛着锄,还有的的推着板车。

    杨汉实长吁着气座在坎边倒着鞋子里的土石块,回过头看着田地里面还玩耍的儿子,喊道:“宇儿,快点上来了,天一会就黑了。”

    正逗弄着蛐蛐的杨浩宇听到站起身来,两只小泥手在田坎草上胡乱擦了擦,拔腿就跑了过来。

    “阿父,我来给你拿。”说着踮脚就要够杨汉实肩膀上扛着的锄头,不过就算踮起脚也没有够到。

    杨汉实憨笑着用手摸了摸杨浩宇的脑袋瓜道:宇儿,看看这片地,等再过一百个日出,咋们种的粮食啊就能收割了,那时候把粮食拿去换了就够你去识字的学费了。”

    杨浩宇看的很真切,阿父说这话时眼睛里充满着亮光。

    “走吧,我们别让你阿妈等急了。”

    整个白涯村的孩子都是这样,只要到了年龄家里人都会想办法送到镇上识字。

    一路上杨浩宇很高兴蹦跳个不停,阿父说他快可以去识字了,意味着到镇上,而去了镇上不但能见到他那些玩伴了,还可以学识字,学的好将来还可以做长守。

    村里的村正以前便是在镇上做过长守,杨浩宇心里想着自己一定要学好识字,将来也可以做长守。

    “宇儿走快两步,天黑了可就不好走了,小心踩到牛粪哦。”说着话,杨汉实把杨浩宇小手握住一大一小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脚步加快了些许。

    才走至村口,便听不知谁家婆娘在大骂:“那个天杀的偷了我家的一对兔子啊,这可是我家四娃子的学费啊,偷了去让他烂肠穿肚啊。”

    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邻好的婶婆们看不过去拉着劝着,终究是给拉回屋里了。

    “当家的,回来了。”阿妈微笑着说道,从阿父手上接过了锄头,在地上磕了磕上面的泥,顺手放到了木门后,杨汉实则直接去洗手了。

    “浩宇,去洗手,然后吃饭,你阿姐洗完衣服的水在那让她帮你。”

    “阿妈,不用了,我都长大了,都要去识字了,我自己洗。”

    “那好,阿弟你自己洗吧,我去拿碗筷。”杨梅微笑着对杨浩宇说道。

    等杨浩宇洗完手,饭食已经摆上了桌子,喝着米粥,吃着青菜。

    杨父眉头一皱:“我说孩子他妈,宇儿眼下就是长身体时候,还要去学校,房梁那些那些干咸肉从明天开始每次做饭都放一些吧。”

    “嗯。”温氏低着头应了声给杨浩宇碗里夹着菜,杨浩宇将碗里已经高高堆起的饭菜又给阿姐拨了一半。

    杨梅脸微微红说道:“阿弟你多吃些吧,说着又将饭菜拨了过来。”

    杨浩宇看着阿父,阿母,稚嫩的小脸上浮现出一丝坚毅。

    “阿父,阿母,阿姐,等我以后有出息了,定要好好报答你们对我的关爱。”

    “哈哈,好,浩宇有这份心和志气就好。”

    杨汉实听到这句话似乎格外的高兴,晚上的饭吃的都比平时多了些。

    待饭毕,收拾后,一家人简单洗洗,便吹灭了那不知传了几代人的油灯。

    杨浩宇今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心里一直想着要去镇里的事,旁边睡着的阿姐小声道:“阿弟,快睡觉吧。”

    “阿姐,我睡不着。”

    “阿弟,你是不是心里一直想着要去镇里识字的事啊。”

    “阿姐给你讲个故事吧。”

    “好啊,阿姐你讲吧,不过我们小点声。免得阿父又呼骂我们。”杨浩宇双手撑着下巴,靠近了杨梅。

    “嗯,讲什么呢?有了,就讲我们村后这座山吧。”杨梅嘻嘻一笑,心里仿佛已经想好了故事。

    “阿弟你还没出生的时候,有一年我们冬天村正带着大家上白涯山打猎,那一年我们的粮食收成不好,所以去的人特别多。”

    “当时阿父也去了,这是阿父回来说给阿母时我听到了。”

    “一开始村正带着阿父他们在山外面倒是打了些小猎物,不过还不够一家吃的,所以进了深山,据村正说上一任村正说过千万不可进入大山的深处,会给村落带来不详!“

    可当时大家家里都已经没有多少存粮,村正思虑良久还是打算带人进去禁区,先是请问过四婆婆,然后拿了村里各家凑出来的剩余粮物,祷告完便进了山。

    “啊,进山了?然后呢?”杨浩宇听到讲阿父他们进了深山后,急切道。

    “嘘,阿弟小点声!”

    “宇儿,还不睡觉?!”正房杨诚实喊道。

    “阿父,就睡了,就睡了。”

    杨浩宇将被子裹着脑袋,后又小声道:“阿姐对不起,最后进了深山怎么样了?”

    “我讲了你不许怕。”

    “好,阿姐我不怕。”杨浩宇小声应道,手不由自主捏紧了被角。

    “深山里有一条白蛇,有水缸那么粗,二叔伯家的云梯那么长,伴着云雾缭绕,阿父他们也没有看的太清楚,没走去多远,全部被那条白蛇吓回来了。”

    “啊!”

    黑暗中,突然,杨浩宇一声大喊。

    正房的灯片刻后亮起。

    “怎么了,宇儿,梅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