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十月二十一,李祁銘五更便起,在厅堂摆上全副猪羊和果品贡祭天地君亲师,早餐便吃这些汤果。
  吉时,以喜娘为使者,持名贴前往唐府。吴尘、冯意、郭炎作为兄弟团一起接亲。花轿出门,以净茶、四色糕点供“轿神”。放铳、放炮仗,大红灯笼开路,沿途吹吹打打。
  唐奕欢听到外面的动静知道是迎亲队伍来了,心里突然激动起来。好想出去看看,但是她最想知道李祁銘今日是何装扮,有何心情。
  激动过后等了许久也不见人来叫她,据小蝶来报是他哥和汤君乐还有蔡雪柔三人在拦着喜娘和吴尘他们要红包,正闹的不亦乐乎。呵呵,想想都有趣。
  中午开了正餐后,大概过了半个多时辰,小蝶才来唤她准备上花轿。之后她二哥便喜笑颜开的背着她上轿。
  在出唐府大门时,她看见了她爹。他一个人站在那看着她,脸上不是一贯的不苟言笑,反而带着慈爱、怜惜和不舍。这样的他,她第一次看到。她很高兴,高兴的哭了。他受过伤的心,总算重新温暖起来。
  起轿时,又是一阵炮仗声音,小蝶和小妍用茶叶、米粒撒轿顶。唐睿、蔡雪柔和汤君乐一起送嫁,跟着花轿去各个福地讨彩头再到王府。
  吴尘赶紧带着兄弟们去唐府“接火种”。
  花轿到了王府门口,王府便开始奏乐放炮仗迎轿。随轿跟过来的群众很多,王府门口挤满了人,几乎都是赞叹声。
  跨过火盆轿停下来,李祁銘便持弓向轿门连射三箭驱赶邪气。之后经喜娘的提醒,唐奕欢踢轿门,手抱着装着金银米的宝瓶由她和蔡雪柔扶着她出轿门。待上了台阶便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步上红毡继续向喜堂走,一路上有人向她身上撒五谷杂粮、彩色纸屑、草节、麸子、栗子、枣、花生等。
  随即进行拜堂仪式。
  由于太后的意思,王府内的客人不多。荣太妃和唐云涛坐上,主婚人蔡中书在左侧,证婚人高亲王和裴羽书在右侧。来客还有长公主夫妇、高亲王妃、吴尘夫妇带着女儿,蔡雪柔、郭炎、冯意夫妇带着儿子,唐睿、汤君乐。
  拜堂仪式完毕后,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李祁銘执彩球绸带引唐奕欢进入洞房。
  “辛苦了。”李祁銘温柔对唐奕欢道。
  她看不见他,但猜他帅气的脸庞上肯定带着歉疚。所以她带着笑意,温柔道:“不辛苦,一切都顺顺利利的。”
  他确实仍对她抱着歉意,但她自始至终理解他支持他,他便顿时明朗。交代她若有事便叫小蝶过去告诉他,便出去招待宾客了。
  偌大的王府,备受瞩目的婚宴,宾客却没有两桌。没有任何庆祝婚宴的活动,酒在桌上也找不到一滴。太后赐的一壶酒在拜堂后便被放在新房了。
  估计全天下都没有这样的婚宴,长公主都忍不住泪目。但荣太妃作为主家又是长辈不忍见到如此,她强打起欢笑,开始讲她在庭州的趣事,吴尘作为活跃气氛的小能手立即跟着应和,气氛总算好起来了。
  用完晚膳,天气凉寒,长辈们嘱托他们早些休息便回去了。
  都走了,李祁銘迫不及待去新房找妻子。
  一直到喝完交杯酒,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丝局促,温度在上升。
  突然,外面有声响,好像有很多人过来了。
  这是他们的新婚夜,谁胆敢来闯?
  李祁銘瞬间提高警惕,先叫唐奕欢待在房间莫动,自己则拔出剑悄声出去。把门打开一看,月光下站了一群人。
  是他们,吴尘、郭炎、蔡雪柔、唐睿、孟清。他们来闹洞房啦!
  不闹那是不可能的,可不会让他们这么孤孤单单的过。
  第一个便冲出来的是吴尘,他双手拿着绳子是绑李祁銘的,蔡雪柔和郭炎唐睿和孟清手上都提着一大壶酒,灌新郎和新娘了。哈哈。
  被他们一闹,今晚更加轻松愉悦。他们一直将二人灌的两人有了醉意才满意的离去。
  接下来,风清月白,红烛摇曳,长夜漫漫,是属于他们两人的时光。
  三日后,太后召李祁銘进宫。
  太后召见不得不去,唐奕欢同荣太妃一起送他出府。
  此时的唐奕欢发髻挽起,露出高高的额头,比之前少了一丝稚嫩之气。她的内心非常不安,因为这些天的经历告诉她,太后召见他应当没有好事。待荣太妃交代完,她把他送到轿前又嘱咐道:“太后召你应当是有事。如母妃所言,现在正值多事之秋估计一时半刻不能回庭州,太后有她的考量和安排。你以前教过我,回太后话时不要急可先做考虑。朝中有多人看着,我相信她是有分寸的人。”
  “嗯。”李祁銘想起之前确实冲动过,于是乖乖点头。现在的他成为需要操心的对象,唐奕欢反而是导师的角色。两人在不知不觉中互换了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