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你怎么知道?”

    “大人在教室里开家长会,我们几个学习不好的同学蹲在乒乓球台那,等开完家长会,陈志广的爸爸过来抓住他的衣领狠狠揍了一顿。可怕人呢!”儿子神情慌乱并用手比划着说。

    “你妈没打你吗?”

    “我妈出来得晚,她到我跟前只说了句‘看你那点可怜的成绩’就走掉了。”儿子无力地说。

    “可你妈妈回到中学,却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

    “谁骂你了。有骂你得心情那到好了。一提考试我就来气。我不吃了,你俩吃完饭去洗锅,我懒得伺候你们。”妻子离开了餐桌。

    厨房里安静极了。我似乎能听到儿子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也能感到他正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正向一种不祥之事靠拢,而那不祥之事发生的时刻就是我碗里的饭,饭没了,事情就该发生了。

    “当啷” 我放下饭碗,迎着儿子惊恐的目光,说:“喜乐,你能学着洗锅吗?”

    “能、能、能。”儿子好象突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的道草,一个劲地点头说。

    这是我的缓兵之计。儿子第一次参加重要的卷面考试就考砸了,他已把自己定位在学习不好之列,这对刚开始书本学习的人来讲是多么可怕的事。我该怎样与他做这次难度极大的谈话呢?

    洗碗时,我问他考了多少分。儿子急切地说他比陈志广强多了,他才考了60多分。又是陈志广。我心里寻思:每个人都有超越别人的向上之心,哪怕是超越最弱的对手,都能给人带来安慰,尤其是孩子。我心平气和地说道:

    “爸爸一会看看卷子。”

    干完活已是八点了。坐在书桌旁,儿子从书包里掏出卷子递给我。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打开一看,语文83分,数学86分,这成绩大大超出了我的想像,以经很优秀了。

    “真不错!”我不由自主地说。

    儿子被我搞得不知所措,满面愁容的脸多了一丝说不上的表情,“爸、爸,您说得是真话吗?”他的声音走了样。

    “是真话。80分就是优秀,你都达到了。”我说。

    “许多同学都是100分,我只比陈志广强!”儿子心存芥蒂的小声说。

    “喜乐,你记住80分就是优秀,别得同学考多少分和你没有关系,只要觉得自己尽力了就行。”我拉着儿子的手说。

    儿子一下子高兴了起来,一个劲地点头。

    “咱俩分析一下试卷,看看问题出在了哪。这道题你来算一遍……”一个粗心,又一个粗心。再分析语文……我把考试中所有错误都往粗心大意上归,其实我是有用意的。

    “今天的作业是啥?”分析完试卷我说。

    “数学改错,做一张卷子。语文一个错改10遍,再写一遍卷子。”儿子喜形于色地说。

    “现在赶快写作业。”我说。

    “爸爸,我提个建议行吗?”儿子眼神里透着一种希望。

    “啥建议?”

    “明天休息,作业明天写,咱们玩玩看谁记得快行吗?”

    儿子的渴望,父母哪有勇气拒绝。不过,他的话却给了我深刻的启示:用分析法看待问题就是最弱的人,也能从失败中看到希望。

    “好吧。”我说。

    此话一出,儿子嘴角泛出灿烂的笑容,“比赛喽、比赛喽,快乐的比赛开始喽!”那种气氛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愉悦。

    我们做了三组数字记忆游戏。这个游戏是第二次玩,儿子能记住9位数了,比第一次玩上升了3位,每次成功我们都会击掌祝贺,儿子很受鼓舞。“爸爸,再来一次,只要再给一次机会我还能记得更多。”这是记忆力玩耍中儿子最常用的语言。

    人的教育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系统工程。记忆力训练也是如此,但中国人做事自古就爱走极端,缺少中庸精神,做事总喜欢以“某某为纲”只顾一时一已之利,不知“中”之所在,很不平衡。这种情况在教育战线更是突出,所以我每次训练孩子记忆也就十来分钟,随孩子的情绪灵活调整。

    现在,儿子因考试成绩差没有受到家庭责难而显得特别兴奋。记忆力游戏做完一个又要下一个。望着他红仆仆脸上发光的双眼,我没有拒绝的力量,就找了两幅找不同的画。第一幅画简单,五分钟解决战斗。第二幅却把我俩都难住了,“都十点了,还干熬个啥?”妻子的声音从里屋传了出来。

    太快了。我俩赶快洗刷,准备就寝。我先洗完,来到儿子床边坐下。一会,儿子来了,钻进了他的被窝,但见我不动纳闷地问:“爸爸,您坐在这干吗?”

    “想你。”我笑着说。

    “我有什么好想的。”

    “我想,你能不能把今天有关家长会你心中的真实想法告诉给爸爸?”我轻声问。

    “能。”

    “第一,爸爸想知道家长会后你是怎么想的?”

    “看到陈志广挨打我害怕极了。妈妈过来,一脸怒气,我想今天回家非打我不可。下午回家,每次你走近我,我就害怕的不行。看见你碗里的饭越来越少,我骨头上每块肉都吓得哆嗦。当你‘当啷’把碗放到桌子上我都吓呆了,腿好像也不听使唤。”儿子把我看成是朋友,将心里的话一古脑的和盘托出。

    “很好。喜乐敢说真心话了。”我说,“第二,爸爸想对你说,你很聪明,学习上的困难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我能行吗?”儿子满腹狐疑地问。

    “当然行。”我慢慢说,“今后无论考多少分,爸爸妈妈不会因为学习上的事打你,每次把卷子拿回来我帮你分析一下,只要你尽力了就行。”

    儿子带着精神上的解脱睡去了。

    “让你管孩子,你倒好,和他玩去了,将来学习不好找不到好工作看你还乐不乐!”我一进卧室妻子没好气地甩了我一句。

    “我们一起分析试卷,不是他不会主要是粗心,只要在性情上加以改进,学习成绩肯定能上去。话又说回来,他的成绩以经很优秀了,全都在80分以上。”我说。

    “优秀,亏你说得出口,看看别人家孩子的成绩,你儿子可是倒数第二!别得我不管,反正到期末考试看成绩,到时你可别说我没给你时间!”妻子的语气透出坚定的味道 。

    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想想世界优秀的犹太族,他们最注重教育,但孩子考试成绩一旦超过72分——74分就会产生恐慌,害怕过多的旧知识会对孩子的思考力产生破坏。可中国既使达到很高的分数,只要名次不行都难以在学校健康的成长,这里有太多个为什么让我想不通,这种疑惑把我的大脑越塞越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