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上午,举行书记办公会。

    在县里,书记办公会是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县里的重要决策和部署,一般先经书记办公会讨论研究,如果大家达成统一意见,就把相关事项呈报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正式在县里实施。书记办公会由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三人参加,这个会议的召开时间,由县委书记石丽花安排。

    会议有三项议题。一是讨论县里今后的发展思路。张世博前几天已向石丽花作过口头汇报,建议县里今后实施“工贸强县”的发展战略,大力加快工业、商贸业发展,以大幅增加财税收入,农业方面追求平稳发展就行了,扭转陈一久主政时期过于重视农业,在工业、商贸业上不思进取的做法。

    张世博在书记办公会上提出,今后,县里应把“农业优先、工业平稳”的发展战略调整为“工贸强县”的战略,由于张世博事先已向石丽花作过汇报,他的建议得到石丽花的赞同,但阳先提出反对意见:“俗话说‘无农不稳’,放弃农业发展,影响农村和谐稳定怎么办?”

    张世博说:“实施‘工贸强县’战略,不是放弃农业发展,而是以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发展,即通过抓好工业、商贸业发展,既能迅速增加财政收入,还能带动大批农民‘洗脚上田’,进厂务工、进市场务工,收入比种田还要高,农村怎么会不稳呢?”张世博所提出的“工贸强县”发展思路,是经过县政府办主任祁理及大批局长反复研究的,因此他能理直气壮地反驳阳先。

    张世博这么一说,阳先无话可说了,这个议题算通过了。

    第二个议题是探讨县里近期的工作计划。张世博建议县里近期开展一次整风活动,重点是整治会风。张世博提出这个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县政府办主任祁理也十分赞成他的想法,认为这样做能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能提高会议的贯彻力,还能借此提高自己的威望。

    近年来,在县会议中心召开的各种大型会议,除了原县长陈一久主持召开的会议会风稍好外——大家都对强横的他有畏惧之心,其他的会风都不怎么样,当然县委书记石丽花主持召开的会议会风还算一般,勉强过得去。而其他县领导主持召开的会议,会风就不行了,任凭县领导在主席台上面一本正经地讲话,下面认真听会的寥寥无几,乱哄哄的,玩手机的、聊天的、打电话的、打瞌睡的比比皆是,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不带笔记本参会,很多人不记笔记,会议的贯彻效果大打折扣。

    据说还闹出了一个笑话,一次,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罗小木在县会议中心给县里的科级领导上党课,由于他只是正科级的年轻干部,底下的科级干部很多资格比他老,大家大多不把他放在眼里,任凭罗副校长声震如雷,下面依然乱成一锅粥,大部分人不做笔记,罗副校长不高兴了,说:“我在上面累得要死,你们在下面一动不动,要是以后du里没货,可不能怪我。”顿时下面响起了雷鸣般的笑声,笑过之后,会场稍显安静,算是大家给这个说话诙谐的副校长一点面子。张世博担任常务副县长时,就有过整治会风的想法,然而想到自己只是县党政领导的第四把手,说话不准,便一直隐忍着。现在,张世博当上了县长,自然希望能大力整治会风。

    身材饱满的石丽花脸色稍显灰沉,呷了一口茶,说:“张县长的建议不错嘛,阳副书记你怎么看?”

    石丽花明显是官腔,她只是客气地说一句“不错”,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先让副书记表态,可见她城府很深。

    阳先原以为自己是县长位置的有力竞争者,费尽心机,最终还是被张世博击败,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当然,在官场打拼多年的阳先已像一块被江水冲洒的鹅卵石,已达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境界。

    阳先心想:姓张的才上任就想以整风为名树威呀?我才不同意呢。因此,接过石丽花的“皮球”后,阳先委婉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会风嘛,我倒觉得没什么,我们县的会风,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也不算差,没到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张世博说:“石书记你的意见呢?”张世博看到阳先不同意,知道他对自己有看法,因此不与他解释,直接征求石丽花的意见。

    石丽花沉吟了一下,说:“现在已临近年底,工作任务繁重,先做好其他工作吧,会风整治可以晚些进行。”石丽花委婉地拒绝了张世博的提议。

    三人参加的会议,两个不同意,张世博提出的建议自然胎死腹中。

    第三个议题是讨论安东宾馆群体事件的处理意见。由于县公安局局长蒋立兴没有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导致发生在安东宾馆的警民冲突事件没能及时制止,变成影响很大的群体事件,全国各大论坛都有报道,网民跟帖者众,严重败坏了县里的形象,引起市委的高度重视,市委里要求县里严查此事,并及时上报调查报告。因事关重大,石丽花才把这事提上书记办公会研究。

    阳先曾获得市长冷春波相助,而蒋立兴又是市长的心腹,阳先决意帮帮他,说:“‘安东宾馆事件’影响确实不好,我们一定要严查,分清责任。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起群体事件是县公安局一些民警处置不当引起的,对这些人可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阳先这么一说,张世博就知道阳先采用“丢卒保车”的战略,试图为这起群体事件的主要责任人蒋立兴洗脱责任,心中颇为不悦。在临时全面主持县政府工作期间,张世博受了蒋立兴不少气,知道这人仗着有靠山,脾气大,若他继续留在位上,恐怕会影响县里的工作,因此张世博早已暗中决定要借机扯掉蒋立兴的乌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