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没错,这一次进入秦陵,唐大总裁等人经过商议之后,还是决定按照千多年前刘伯温进入秦陵时的路径前行。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

  九百多年前的大破灭,虽然让得联盟的历史出现了断层,导致很多东西,都断绝了,消失了,但随着百年前的神秘复苏,再加之联盟中的各大势力,从未放弃过对于老祖宗,以及那些的尘封在土堆里面的历史,进行溯源追寻与研究。

  所以,尽管还有很多残缺,但联盟也掌握了一部分大破灭之前的信息。

  而作为最具神秘色彩,同时也是迄今为止,联盟认为发现的古封建时期,第一个大一统,号称始皇帝的秦皇陵,联盟的研究,更是深入。

  “经过对各种出土的文献资料,不管是正史,亦或者是野史及民间传说进行比对,一千多年前,即蓝星历2002年,这一年蓝星华夏国曾展开了一场代号为八六三的秦陵考古工作。

  那一次的考古,华夏国运用了当前时代最为先进的遥感探测装备,在秦陵周边,打了五万多个小洞,对整个秦陵,进行过全面探测。

  虽然,那一次,先人并没有打开秦陵,但他们也已经对秦陵,有过许多重大发现,并做了文字记录。

  我认为,尽管神秘复苏,秦皇陵肯定也发生了神秘变异,但是千年前先人们对秦陵的研究,对于咱们此次行动,还是有着重大的参考作用。

  据记载,整个秦陵占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这面积,相当于78个已经化作遗迹的故宫,相当于100多个梵蒂冈城。

  这面积,称他为有史以来的第一大陵,也不夸张,仅有被称作天可汗的唐皇李世民,他的昭陵在占地面积以及陪葬坑上,才能与始皇陵争锋。

  同时,那记载中,还清晰标注,秦陵中含有大量的汞成分,这与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那段话,极为吻合。”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既然有一点已经吻合,司马迁对于秦陵的其余记载内容,想必应该也有很大的可能,是真的,尤其是,这神秘复苏之后,普通器物都有可能变成异宝,这始皇陵里面,肯定是相当危险,等会咱们进去之后,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飞船上,有战争学院的史学大家,在众人身前,投影出了一片立体投影,在向众人讲述他们从那些史学文献之中,整理而出的关于秦皇陵的记载资料。

  这一次大行动,古大宗师这支队伍,足足有数百人参与,其中除了300名战力牛批的唐家家臣之外,剩余的两百多名人员,全都是战争学院各个学科,各行各业方面的大拿,以及他们最为得力的助手和徒弟,这其中,有些人还是古大宗师曾经的学弟学妹,或者师兄师姐。

  他们的队伍,人员构成,极为全面且复杂,几乎就已经囊括了目前联盟中,最为主流的一些学派。

  比如,有精研墨家机关学的,人文地理学的,医疗科技学,生物生化学的,考古学的,还有摸金倒斗,道家、法家、空气动力学等等。

  有了战争学院与唐家的参与,这一刻,科技与超凡力量的结合,在这支队伍之中,被完美展现。

  古大宗师等人,全都在凝神,听着这些学科大拿们,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对秦陵进行分析与讲解。

  “我曾看过一份文献,也来自于千年前,那份文献对于始皇陵的具体位置,有过详细描述。”

  就在这时,战争学院中,有一名精研玄学的大拿,站了出来,他向众人开口,开口的同时,他也在自己的腕表上戳了戳,紧接着一副模型投影,就显示在众人的眼前。

  他指着那模型投影,对众人继续讲解他的分析。

  “据那份文献记载,秦皇陵,背靠千年前的华夏国龙脊秦岭,而秦陵在咱们玄学之中,号称天下第二龙脉,仅弱于万龙之祖的昆仑,但当时,整片中原,第一龙脉,必属秦岭无疑。

  秦岭中部,便是骊山,而秦始皇陵,就坐落在骊山山脚,正对于骊山中心,对应龙脊秦岭的中心。

  当时,千年前的古人,曾站于骊山山巅向下俯瞰,那片地域,被称为八百里秦川,对着皇陵俯瞰而去,便是号称哺育了五千年华夏民族的黄河支流渭河,而整条渭河,蜿蜒盘旋,如一条水龙,绕陵而过,秦尚黑,属水德,这个方向,是北方。

  在骊山的南侧,是蓝田,据各种出土的文献记载,蓝田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便可谓是人杰地灵,其中距今一万余年,已经化为遗迹的人族始祖华胥,相传就葬在那里,那里也是华夏文化的起源之地。

  上古神话中流传的三皇之一伏羲与人族之母女娲,就是华胥所诞。

  而在更早之前,相传好有远古文明,曾在此辉煌繁衍,这里,可谓是聚集了天地之始。

  而在骊山的西侧,则是拥有了几千年历史,曾一度成为蓝星中心的古都长安与秦都咸阳。

  它们见证着近古的璀璨,几千年屹立下来,不知道已经凝结了多少的天子龙气。

  至于骊山东侧,则是华夏国号称五岳之一的华山。

  这又是一条龙脉,在整片近古历史中,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整座秦陵,其三面环水,被渭河,鱼池河,温泉河包裹,背靠龙脊秦岭,从整座始皇陵的中轴线,向着更远的北方看去,在直线距离一百多公里的开外,那是又一位上古三皇,有着人文始祖之称的黄帝陵,其两者的中轴线刚好相对。

  仅从风水玄学上来说,这绝对是整个蓝星,都不可多得风水宝地,是龙穴汇聚之地。

  老夫曾走遍蓝星山川,登临过蓝星屋脊珠穆朗玛,也曾在被大幕笼罩的昆仑之外徘徊十数年,纵观整片蓝星,也找不出有拿一处帝王穴,比得上咱们眼前的这座祖龙穴!”

  “在史记中曾有记载,整座秦陵,完全是仿照当时秦国的都城而建,分为外城,内城,以及地宫,地宫之上,还有宫殿,可惜,却在时光中,被摧残销毁...”

  ......

  不少人,都在开口,将自己知晓的关于秦陵的消息,一一讲出。

  这其中,有些消息,古大宗师以及唐大总裁等人,都知晓。

  比如秦皇陵与黄帝陵的中轴线对称,相隔一百多公里。

  在他们观看刘伯温留下的那本史记之中,他们就亲眼看到了这一幕。

  他们记得很清楚,当时刘伯温,曾站在皇帝陵那里,远眺秦陵方向,然后迈步,沿着一条在虚空中泛着金光的笔直大道,向着秦陵行来。

  这条线,应该就是这秦陵的中轴线。

  刘伯温,当时就是通过这条中轴线,进入的秦陵。

  就因为这,古大宗师他们此刻,也想通过这条中轴线,沿着刘伯温所走过的老路,进入秦陵。

  “中轴线在古时,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最多的说法,便是开中门,迎客,在古时,不管是城池,还是皇宫,最中心的位置,必然都是进入其中的大门,是正门,开正门,是迎贵客。

  当然,对于高居庙堂的皇帝来说,这正门,还有另外的意义,如参朝议政的大殿,皇帝高居庙堂龙椅,等待从正门而入的人,进行朝拜...

  这是规制,也是礼节。

  当时刘伯温,走这条路,应该也是在遵循着这条定律吧,他认为这条路,既然是迎客的路,是对着帝皇进行朝拜的路,那么,肯定也就应该是最安全的路。”

  这一个观点,引得古大宗师等人,全都赞同,正因为如此,也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哪怕是千年前的刘伯温,在当时,半路退却了,并没有走完这条迎客路,朝拜路,古大宗师他们,也准备沿着这条路,进入秦陵,去见始皇帝。

  他们认为,哪怕这路,后面有大恐怖,但相对来说,其余的路,或者自己重新开路走入秦陵,绝对要比这条现成的路,还要更加危险。

  毕竟,现在神秘复苏,之前还有兵马俑疑似复活,化作持戈将士守灵,而据千年前的考古记载,类似于兵马俑这样的秦陵陪葬坑,还有好几百个,谁都不知道,其余的那些陪葬坑里面,还有什么恐怖的东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