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待王沂河走后良久,朱棣喉头轻动,啐了一口血在喝干的杯中。

    只是这血在落入杯中之后,好似有了生命一般,开始疯狂地跳动,挣扎,直至挣裂了茶杯,又从桌上落到地上,最后终于摔成了一滩真正的血,只是滚出一颗不知是谁的眼珠子来,颇为骇人。

    “啧。”朱棣不屑地道,“这东西对我的影响程度不高啊,您说是吗?皇帝陛下。”

    朱棣重新取出一个茶杯,沏上茶,抬手示意正推门进来的朱先樆。

    “你听了多少?”朱棣又给自己沏上一杯,并给茶壶重新煮上,问道。

    “一大半吧。”朱先樆顺从地坐在王沂河之前坐过的位置,坦然道,“你们不是早就发现我来了吗?放心吧,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我听见了,剩下的也都是不怎么重要的。”

    “那么对于卢妙音,你,或者说你的几位前任,究竟是什么想法?”朱棣点了点杯子,“可别告诉我,你们打算放任她?直至酿成大祸,当真去迎接你的死刑?”

    “很遗憾,我并不知道计划的全貌,为了保证计划的成功,对于此计划的传承是隔代的,我与太上皇各自掌握了一部分内容,太上皇将会在驾崩之前将他所掌握的那部分交代给我的下一任,而我的这一部分内容,则会传给下一任的下一任。”朱先樆道,“除此之外,为防止出现意外导致计划的一部分内容中断,在我处有一个盒子,里面会存有计划的两部分各自的操作内容,但不会写有这么做的原因。”

    “我们只需要保证,这个计划能继续进行下去,保证大明的延续就行了,不需要去深究为何要这么做,哪怕我们现在还知道这么做的原由,但是再过几任,将这原因人为抛弃,也会被提上日程,这亦是计划的一部分。”朱先樆道,“我跟您解释得这么清楚,便是为了告诉您,您可以知道我们的行动,但是我们为什么这么做,需要您自己去猜。”

    在朱先樆说她那里有一个盒子的时候,朱棣便已经借助《永乐大典》,得知了其中的内容。

    这第一条就很是显眼,六代之后,第七代皇帝要给自己送上死刑。

    很不幸,二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朱先樆,正是第七位。

    对上了,全都对上了,朱棣怎么也没想到,坎卦中那颗脑子的要求,竟是一点都没给他打折扣,没试探他的逆反心理,跟他反着来,而是切切实实就是那三个要求啊!

    看来这件事,可能当真有隐情,只是相关的信息太少,朱棣猜不出来他们这么做有何深意,眼瞅着朱先樆这里应当是问不出什么问题的,朱棣也不会继续问,对方的态度已经够明显了,他再追问不止,徒惹人厌烦。

    “您不继续问了?说不准,我会看在您是我大明老祖宗的份上,给您一个面子,和盘托出呢。”

    朱先樆的话语间,颇有些挑衅的意味,只是朱棣不以为意地瞥了她一眼,道:“怎么,玩弄我这个老祖宗,很好玩吗?”

    “你们这,与我那会的区别,无异于东西两汉,东周西周,甚至更甚,我这老祖宗的身份恐怕尚是一道枷锁,时刻提醒你们,做出了无数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陛下现在,应当是欲除我而后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