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珑玉县主也是个非常上道儿的,当即就用所有人都能听见的声音,问元家来的下人:“这就是爹给我的零用钱吗?”

    这位主子的现实之处就在于此,之前还未来公公婆婆的叫着,眼下当即就是爹了。

    元家的下人躬身道:“没错,老爷说让您先拿着用,不够了让人再给您送来!”

    周围人:“……”

    嫉妒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好吗?

    虽然一个个都是贵女,在家中十分受宠,可也就是和其他姐妹相比,多穿几身衣裳,多戴几件首饰,或者多得几个摆件的事儿。

    这么一大箱子的银票,这辈子是想都不要想了。

    现场甚至有人怀疑,他们爹娘手里,也不一定能拿出这么多现银。

    之前和珑玉县主呛声的姑娘脸色十分难看,强挤出一抹笑:“不愧是商户人家出身,这些俗物倒是舍得,不过作为聘礼,光是有这些俗物可不行,看着就落了档次,县主姐姐不让咱们姐妹开开眼界,看看其他的箱笼吗?”

    呸!

    这话说出来其他人头顶的头发丝儿都不相信。

    俗?

    不好意思,她们做梦都想这么俗气一回,要是这满院子的箱笼都是自己的,要是其余箱笼里都是银票。

    呵,做梦都能笑醒。

    珑玉县主也不是傻的,都说财不外露,今天无意中露了一次,已然过了。

    之前就听爹说过,元家给的聘礼十分丰厚,全都是好东西,她才敢放心大胆的让众人看,谁知道看到的会是这么刺激的一幕呢?

    说实话,价值连城的和氏璧,都没有这一箱银票的刺激来的直观。

    外人见识不到,但姜家大舅兄算是自己人,留下后就见到了元家成箱成箱送到明南郡王府的珍珠,玛瑙,银元宝,头饰,珍贵布匹,还有非常通透的水晶。

    这种东西,别人家能有一件就够主人家开了赏鉴会,邀请人来家里边看自己炫耀的嘴脸了,元家呢?

    成箱成箱的送。

    让姜家本来不图财抢劫过燕国国库的人都有写惊讶了。

    明南郡王甚至当即发出了感叹:“哎,元家还是儿子太少了啊,本王还有几个闺女没嫁人呢……”

    姜家兄弟:“……”

    周文婚事临近,元老爷和元夫人最近几天白天待在隔壁宅子忙碌,晚上带着周文一起回锦绣宅子吃饭。

    吃过晚饭,周文惯例是不回隔壁睡觉的,言说:“身边没个熟悉的人,不习惯,睡不着。”

    锦绣早早地和上司说好,周文成亲的那日,他需要请假一日,希望上司不要在那日给他安排任务。

    这天晚上吃饭时,锦绣就发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他爹夹菜的时候,总会不经意碰到杯碟边沿儿,发出细小的声音。

    要知道元老爷现在也是个体面人,这种不体面的事情已经很多年没做过了。

    而到了晚上,一家子人在一起核对礼单时,元老爷的表现就更奇怪了,屋子里烛火通明,但元老爷将单子几乎拿到眼前,眯着眼看的十分辛苦。

    速度也不如以往快。

    锦绣心下了然,他爹这是近视了?

    锦绣当下也没说破,只将所有事情揽在他和周文身上,让两位老人先去休息,毕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少熬夜有好处。

    等人睡了,周文有些烦躁的挠头发:“宝儿你也看见了是吧?姑父那人性子倔,我怕当面拆穿,他心里反而不好受,要强撑着。

    都是我不好,一定是因为最近的事儿太多,劳累所致。”

    锦绣摇头,拍拍周文的肩膀,安慰他:“没关系,这事儿我想办法解决,你别多想。”

    当夜,锦绣就带着管家,去家里的库房找了几块儿上好的水晶,让管家准备了些工具带回房间,一忙碌就是一晚上。

    到底是年轻人,天微微亮时眯了一会儿,起床打了一套拳,依然生龙活虎的。

    看天色不早,匆匆带了几根油条,叼在嘴里就往府外走。

    一上午安然无事,到了中午吃饭时,定王和谢六这两个人见人厌的纨绔,联袂来翰林院给锦绣探班。

    两人十分讲究,让人给翰林院上衙的人每人送了两道小菜,味道十分正宗,一闻就是飘香楼老师傅的手艺。

    这下本来对两人颇有微词的人也闭口不言,谁让吃人嘴短呢?

    锦绣看着坐在对面连吃带喝的两人,心说,谁说这两纨绔傻的?这收买人心的本事驾轻就熟。

    瞧瞧人家选的这时机,正是大中午吃饭的时候,多好!

    锦绣就无语了:“您二位来这里有何贵干?”

    定王咳嗽一声,示意谢六开口。

    谢六象征性的瞧瞧四周,压低声音对锦绣道:“元兄,定王他老人家为你的婚事出了大力气,你就一点儿表示都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