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五)调包

    华庭雩摇头:“你既知晓当初约定,就该知道那孩子已经到了定风塔上,斩断了同尘世一切纠缠。我也与此事再无干系。”

    薛真身后一名男子终于忍不住开口:“太师,你当年的调包之计虽然神不知鬼不觉,可是却忽略了一件事情。”

    华庭雩一怔,脱口道:“什么?”

    那男子沉声道:“母子之情。”

    华庭雩面如死灰,一言不。

    那男子脸显不忍之色:“华夫人思念爱子成疾,郁郁而终,我们薛家,实在,实在是无以为报。”他顿了顿,又道,“所以我劝大人,莫要负隅顽抗,华家别院已被重重包围,仅凭这几十名家丁大人能有什么做为?只要太师肯息事宁人,我保证华府上下安然无恙。”

    华庭雩微微眯起眼,鼻翼旁纹路愈的深,一扫平日平和严肃,显得咄咄逼人:“你们既然连天子都敢杀,又怎会在乎区区一个华拯?还是不必虚情假意了。”

    那男子眼中闪过怒意,声调扬高:“天子?他是哪门子的天子?不能降服得世之珠者不是我胡姜的天子。”

    听到这里华庭雩和华煅都是大惊。尤其是华煅,点漆一般的黑眸看向薛真,薛真不敢和他对视,只得伏身下去。

    那男子也觉察到华煅的情绪,一提袍角,直直的跪了下去,其余几名男子也跟着跪下。那男子朗声道:“昔日雪山之上,始皇得得世之珠定世之珠方创下胡姜千年基业。皇位以血脉誓言与观影琉璃珠相系,篡位者不出三代必遭天遣。”

    华煅这夜连听了许多匪夷所思的话,此刻忍不住轻笑出声。

    华庭雩拂袖冷笑道:“这是你们薛家的事情。不知跟我华家有什么关系?”

    那男子道:“太师有些事情不知道,但是,”他转向华煅,“主上自己清楚的很。”

    华煅后退一步,眉头一蹙,仿佛有些厌弃。那男子毫不意外,恭敬叩道:“臣薛行,并薛衍,薛衡,薛徽,薛徕见过主上。”

    见华煅沉静负手,根本不肯看自己一眼,薛行瞟了薛真一眼,薛真抬头道:“主上若不信,也一定曾从镜子里看过自己后背肩上的印记吧。那是昔日和仁太子亲手以琉璃刀印下的血誓。那个印记,主上也曾在雪山冰宫里记起。定世之珠蒙尘,得世之珠现世,这句话从出生就存于主上血脉中,难道主上也忘记了?”

    华煅却看向华庭雩,似百般思量之后,轻轻的叫了一声爹。华庭雩心中大恸,又欣慰异常,看着他道:“煅儿……”却再也说不下去,往事一幕一幕浮现,如今细细回想,当日如在刃锋行走,一步步不容转圜。

    和飏十二年隆冬,华拯走出政事堂,见天色已经擦黑,鹅毛大雪下个不停,地上积雪已厚,忍不住叫人备了马车出城,想去瞧瞧锦安城郊农户的情形。

    回城的时候天早已黑透了,风雪愈紧。华拯端坐车中听着外面尖利呼啸的风声,忍不住摇了摇头,这样大的雪百年难遇,一夜下来不知要冻死多少人。正想着,马车猛的停住,害得他身子往前一倾,忙用手撑着窗框坐稳。就听见外面一个侍卫道:“大人,路上躺了个死人。”

    却听见马车夫一声低呼,原来他跳下去搬尸体,一挪动才现那人是个女子,还有微弱气息,忙禀报了华拯。华拯掀开厚厚的车帘,几个灯笼照上去,见那女子脸色惨白,嘴唇青紫,双目紧闭,衣裳质地料子不差,周围不见有包袱,猜想怕是哪户殷实人家女子,不知为何独自赶路,被人抢了包袱,冻晕在这冰天雪地里。

    华拯一时动了恻隐之心,亲自将那女子抱上车,又将自己身上斗篷解下,盖在她身上。到了华府,命下人救治,过了片刻,也就忘在脑后。

    过了两日,管家说起那日救回的女子高热不退,怕是不行了,问要不要打出去。华拯一愣,沉吟道:“叫你四处明查暗访,是哪家走失了女子,竟然没有消息?”管家赔笑,华拯知道他的心思,不知道有不知道的好处,万一这女子在自己府上死了被她家人知道,倒多了不少麻烦。

    他素来心肠颇硬,此刻一权衡,只淡淡道:“也罢,要是人死了,你们好生安葬就是了。”

    雪过了半个多月才停住。那日天气难得晴朗,华拯自雪窗堂出来,信步在后院中走动。却听到一把柔和的嗓子在念诵:“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知一切法。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度一切众。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华拯大为好奇,悄悄的走过去,只见偏院里有个女子正合眼侧对自己。虽然只看见半张脸,已知她秀美异常。华拯一惊:“莫非这就是我救下那个女子,想不到她容貌如此出众。”那女子听见脚步,转过头,见到华拯,脸上微微一红,盈盈下拜:“华大人。”华拯一生奔波劳累,少近女色,纵然能在朝上侃侃而谈,威仪非凡,此刻竟愣在那里,说不出一句话来。

    三个月后华拯成亲。夫人石凝温婉贤淑,与华拯情深意笃。向来冷硬的华拯也渐渐变得比从前温和亲切。石凝礼佛,华拯敬爱她,也跟着一起读读佛经,其间潜移默化,心性也改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