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再者,留这些人不杀,他们不会感恩戴德,只会记着高句丽死者的仇,更加憎恨汉人与炎国,未来只会与炎国为敌。”

    “朕的炎国愿背负残暴之名,也要斩草除根,震慑所有异族!让他们知道犯汉人的下场只有一个,那便是…屠宗,灭族!”

    李宽最后这几个字,宛若于血水之中捞出来一样,令所有人都嗅到了浓浓的血腥味。

    但是此时,已经再无任何人觉得李宽的决定有什么问题。

    一刻钟后。

    多姆拉小镇已经再无活物,唯有无数无头尸身,以及一座座高高耸立的人头京观。

    李宽率领五千骑,只救下汉人,其他诸如牛羊什么的全都没有带走。

    这一战,甚至是对高句丽的战争,他们只讲究….突袭!

    来之也快,去之也快!

    不贪图任何东西,也不逗留,以防被敌军包围。

    又是一刻钟后,多姆拉小镇开战事时燃起烽火,那辽东城哪怕夜色也赶来支援几千铁骑,为首领袖看到眼前尸山血海一幕,怒不可遏。

    “该死,是谁!是谁把我高句丽子民屠戮殆尽,是何人有如此狠辣手段!!”

    他双目猩红,恨不得要把对方食其血肉,挫其骨头!

    新罗吗?

    不….不可能!

    就新罗那些骑兵,哪里是他们高句丽的对手?

    众所周知,新罗虽然是拥有很强悍的辽东战马产地,但他们国内中人,人均矮小,大多数人不适合成为骑兵。

    这也导致他们骑兵实力弱,整个国家侧重点也都是发展步兵。

    新罗的骑兵比他们高句丽骑兵差了不少,而距离多姆拉小镇燃起烽火到现在,只有半个多时辰一点的时间。

    就这些时间,他们高句丽骑兵可没办法屠戮整个多姆拉小镇,毕竟这小镇里有着几千守备兵。

    这也说明,敌军必是比他们高句丽骑兵更强盛!

    是谁!

    到底是谁!!

    哪一个国家,赶在太岁头上动土!!

    高句丽将军面色怒意纵横,只觉心中有无尽怒火想要发泄。

    “将军,看,那里有一面旗帜!”

    就在这时,有高句丽士兵发现一面黑色旗帜,已经代替他们高句丽旗帜,飘扬在了那里。

    这黑色旗帜高句丽将军错愕,哪一个国家的?

    “将军,是炎国!我见过他们的旗帜,这是炎国!!”

    炎国?

    高句丽将军怒道:“该死的小国,我高句丽铁骑没去踏平他,反倒他们来招惹我们,等把新罗打退,大军压境炎国,我要让他们为今天后悔,要他们跪在眼前!”

    他怒不可遏,而后看向旁边士兵,瞪大眼睛道:“你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去把那面黑色旗帜,给本将军卸了,还要我亲自去不成?”

    “是….是!”士兵惊慌失措领命,忙是策马过去。

    看着那面黑色旗帜于眼里不断降下,高句丽将军冷着脸道:“炎国….该死的小国!”

    “去,让乙支纳岩,从辽东城领一千铁骑出征,前去大漠深处驰援文重焕,务必把炎国那名将军找到并抓回来!我要活的,我要让那炎国军队亲眼看到,他们屠我高句丽一镇,我们便要屠他杨宽最信任的将军!!”

    围歼辛弃疾使节团一战,他们高句丽是胜利的。

    但也被一些人逃了出去,就比如这辛弃疾。

    不过也只是零散几个人逃出,所以高句丽铁骑大军还是返回了,但在返回时,依旧派遣文重焕领五百骑兵,继续追拿辛弃疾。

    因为通过大唐将领的通风报信,他们知道辛弃疾是炎国前几人物。

    哪怕是一个小国,前几人物也值得让高句丽重视。

    不过对高句丽国内宣称,包括多姆拉小镇等将官在内,他们是宣传全歼了。

    四千铁骑,在拥有情报,围歼不知情的一百多人,还被人逃了出去。

    这若传出去,面子何在?

    所以对外宣称,全歼!

    四千铁骑全部凯旋而归。

    而实际上,他还让文重焕率领五百铁骑继续追击辛弃疾。

    之前给文重焕命令,生死勿论,只要首级。

    但!

    现在,他要活的!

    他要让炎国的人亲眼看到,高句丽,会让他们血偿今日多姆拉小镇惨剧!

    从,辛弃疾开始!

    ….….….….….….

    另一边。

    李宽带着五千骑兵,自多姆拉小镇离开之后,并没有继续深入敌营,而是来到了新罗营地。

    “这….竟然炎国皇帝陛下亲临,我等受宠若惊!”

    新罗主帅金喜正看到李宽,下意识想要行礼。

    李宽忙扶起来金喜正,笑道:“金将军,何须多礼。”

    他将金喜正扶起,嘘寒问暖几句,便询问起当下战事情况。

    金喜正叹气道:“陷入了焦灼,自冬季过去我军就一直进攻辽东城,但收效甚微,这是高句丽的前沿堡垒,他们对此很重视。”

    “而且….其背后还有许多补给线,我军试图组织过大军前去,但我军整体行动速度显得臃肿。”

    “一旦军队数量多,辽东城则会迅速反应,派遣骑兵支援,而一旦数量少,又对他们的补给军队毫无威胁。”

    “我们皇帝陛下说了,半个月若是再无建树,就准备撤军了。”

    金喜正还想打,可没办法,大军在这里一日,消耗的粮草是天文数字,新罗国内不允许原地踏步那么久。

    李宽对眼下情况也有些了解,开口道:“那金将军,朕倒是给你送来一份礼物。”

    挥挥手,身后燕云十八骑把一面旗帜拿了过来。

    “这!这是!!”

    金喜正瞪大眼睛。

    那是高句丽的旗帜,而且还是多姆拉小镇。

    他怕自己看错,又使劲揉着眼睛去看,结果不管怎么揉都是那面熟悉的多姆拉小镇旗帜。

    可是,这怎么可能!!

    那个小镇的守备力量,他是在清楚不过的,很硬!他们军队进攻数次,都没法短时间内攻下,以至于被拖到辽东城援兵支援。

    而炎国….

    他们,他们….

    错愕!

    震惊!

    不敢置信!

    金喜正楞楞的看着李宽。

    如果他记得没错,斥候来报,炎国只来五千骑兵,五千骑兵却做到他们一万骑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是,何等精锐的军队!

    恍惚间,金喜正想起当初与新罗皇金春秋的对话。

    “我们距离炎国不远,为什么不把炎国吃下?它不像梁国,背后有突厥支持,它,势单力薄!”

    “不可,那个国家的领袖,时楚王….”

    “什么,楚王!大唐的楚王?”

    “嗯。”

    “他….他怎么大唐不待着,反倒跑来大漠了!”

    “不知道,但我新罗对炎国国策,已经确定好,是联和!”

    “联和?那楚王传闻多次挫败突厥,就因为这名声,就选择联和?或许….他不像传闻中的那般强大?”

    “传闻真假,没有任何关系,朕,主意已定!”

    “…….”

    金喜正一想到这,不禁为陛下金春秋明智决定赞和,果然陛下就是比他想的远。

    大漠之中,多为一马平川,骑兵最强。

    他是无法想象,假若与炎国交恶,新罗会多出怎样可怕的敌人。

    庆幸,庆幸!

    李宽笑道:“如你所见,我军拔下多姆拉小镇,不….也不能说是拔下,而是将吗小镇,洗劫一空。”

    金喜正惊叹道:“炎国皇帝陛下,您….您的军队真强!”

    李宽朗声长笑:“哈哈哈,那是自然!朕也为自己的军队骄傲!”

    “好了,话不多说,金将军,伱和你的人可以不用担心其他事情,就尽力去攻城吧,而且朕还带了三万支箭驰援你们,你们心无旁骛去攻城即可,其他事情,朕的炎国士兵会去做。”

    “做的,滴水不漏!”

    李宽眼眸微眯。

    只要有他的军队在,辽东城就别想有其他支援了。

    他的军队骑兵多,所以采取的元朝打法比较好。

    元朝打法,因为元朝大多都是骑兵,所以他们攻打一座城池,并不是强攻,而是用骑兵围城,途中有任何敌国其他城池想要增援或者送补给,都会被元朝骑兵冲散。

    那被围住的城池,则….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他们就静静地等着,然后等城里的人失去补给自己投降,或者是围三缺一孤注一掷突围。

    不管城内守军选择哪个结果,那城池,都是已失!

    这种战法,最主要的是骑兵要足够强大,而他李宽的骑兵,显然有如此能力。

    接着,又和金喜正讨论一些细节,李宽便在金喜正侍卫带领下,前去新罗给他们准备的营地驻扎。

    路上,李宽开口道:“白虎,让你的人分之百夫长队,前去大漠寻找辛先生。”

    “按照多姆拉小镇高句丽士兵的口供,他们是把辛先生赶到那边去了。”

    白虎将军愣住,想了想,开口道:“陛下,你认为….他还活着?”

    他是记得的,那些高句丽士兵,说已经全歼辛弃疾使节团。

    李宽闻言,没有第一时间回答,眼眸微眯注视着皎皎星空:“万一….活着呢?”

    白虎将军苦笑:“倒也是,万一,辛先生还活着,正好也需要我们的驰援。”

    李宽笑道:“所以,去安排吧,咱们军队多一百人无所谓,少一百人也无所谓。”

    白虎将军点头,随后下去安排。

    他离开后,李宽则是在营帐内闭目养神。

    要想靠五千铁骑,阻拦前来驰援辽东城的军队与补给,任务艰巨,能睡一会,是一会….

    一边小睡,李宽还一边呢喃。

    “大唐将中,出了叛徒通敌。”

    “是整个人叛了,还是说….不想看到我炎国与大唐休战….”

    李宽眼眸微眯,如今的局势,当真….越来越神鬼莫测。

    ….….….….….….

    大漠更深之地。

    这里人烟罕至,环境恶劣,就仿佛是一处被遗忘之地。

    在那喧嚣的风声之中,还有一只飘扬着破破烂烂的大旗屹立着。

    “乞活”!

    乞活!

    单单一个“乞”字,屹立在这个荒漠之中,迎面就有一股浓浓的沧桑与悲凉弥漫。

    如同再向苍天泣血哀鸣,就连天地都宛若要为之变色。

    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家的土地上早就出现过乞活军。

    他们骁勇无畏,凶猛异常,在胡人祸乱中原、衣冠南渡的时候,毅然决然举起了那面抗击的大旗,在北方顽强战斗。

    这是一支….被遗忘的孤军!

    世人本就擅长遗忘,这算不得什么,甚至于大家也都忘了乞活军成立的初衷….

    在乱世中,乞食求活!

    这是一支由流民组成的军队,无比勇猛,悍不畏死,在华夏大地上抗战了百年!

    乞活军的每一战,都极为艰辛,以少胜多、极为悲壮!

    他们被视为蝼蚁,却无比顽强,杀的胡人胆寒,他们也爱着那一方热土,却又被族人称为“乞活贼”,遭人冷眼….

    但一直在前线抗争,为了汉家尊严而战,始终不肯南渡过江的,仍是他们!

    大漠最深处的这一只乞活军,也已经在大漠,在这片突厥、高句丽、百济、吐蕃等土地上,斗争了近百年!

    他们之中大多是被突厥蛮子掳掠来的老百姓、贵族、文官武将,有些还是前隋之遗臣,乃至是更为久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