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林秀在书生们喝茶的桌子中间,不停游走。

    他把听到的所有传闻故事,都用一个本子认真记下来。

    因为在场都是书生,很多人也有随时写东西的习惯。

    所以林秀的行为根本没人在意。

    等到翠峰山的庆祝仪式完成。

    观众们陆陆续续离开。

    林秀脸上露出满意之色,把记录的厚厚一本故事集放进怀里。

    他跟随孟都尉他们一起,到翠峰山去逛了一圈。

    当众人走到兰若寺,

    只见这座寺庙的外观依旧显得古朴破旧。

    那位设计师说过,这就是古寺的韵味。

    不过寺里面的地面进行了清扫规整。

    大殿的佛像进行了修缮,既不显得太新,又不至于破烂。

    庭院清理的干净,从山上移植来几棵歪脖子柏树。

    香炉里面的土灰也被清理过。

    还特意在这里树立了一方石碑。

    碑上记录了兰若寺的建造历史和流传的各种传说故事。

    都是某某书生或者官员,曾经在此见到佛光异象,或者得到神仙托梦,或者得到山神救助。

    总之就是编好听的写上。

    像前年四名书生在此遇害的事情,就没有提过。

    后面的佛堂里,那三尊诡异佛像被拆除。

    换成别处搬来的半新不旧神像。

    两边的房屋全部被清理过,增加了许多卧房。

    几名从外地请来的灰衣僧人正在安上被子和蚊帐。

    晚上可以让游客住宿。

    一阵穿堂风吹过。

    在六月的炎炎夏日,带来丝丝清凉。

    却不再有那种诡异的阴森气息。

    所有人走出兰若寺,都是感慨万千。

    特别是孟都尉,脸上堆满了苦笑。

    他只记得那几名女鬼准备对所有人下手。

    他被逼无奈使出驱邪符。

    于是后面就是被迫两年的清晰寡欲生活。

    听医生说,他还有差不多半年时间。

    就可以重新和十多个妻妾玩游戏了。

    孟都尉按照朱云手指的方向,找到那三名女鬼被他消灭的位置。

    狠狠踩上几脚,抒发心里的郁闷。

    之后大家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向翠峰山山顶。

    其他人都在凉亭中吹着山风,谈天说地。

    林秀却是站在封顶一处悬崖绝壁的栏杆旁。

    朝着崖底下看过去,那里果然是一处乱石堆。

    林秀点点头,确认了一处疑似位置。

    刚才他记下的传闻故事很多。

    不过其中只有三个故事明确提到了地点。

    这处乱石堆就是其中之一。

    据一位头发花白的教书先生说。

    他四十多年前,还是一个年轻气盛的书生,住在水鸭乡。

    有一天他独自一人攀登翠峰山。

    结果在半山腰的位置迷失方向。

    最后来到一处乱石堆。

    他在这个地方捡到过一块奇怪的冰。

    明明是八月炎热的下午。

    却有一个晶莹剔透的冰块落在地上。

    他把冰块拿在手里,只觉得凉飕飕的。

    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面。

    仔细研究了冰块,却始终弄不明白。

    这时候他感到有些困意。

    直接拿大石头当床,睡了过去。

    可当他醒来时,却看到天色暗下来。

    当时他匆匆忙忙往山下胡乱跑去。

    一直在各种山路上绕了很久。

    等到下山已经是半夜三更。

    可他翻遍了身上,也没找到冰块。

    后来他又去爬了翠峰山,知道乱石堆是在山顶的悬崖下面。

    可惜每次去那里都没有再见到冰块。

    后来他也就把这事忘了。

    一直到有个叫孔乙己的书生,起了讲神秘怪事的话头。

    他才想起来这段经历。

    其他书生听到他的讲述,都是不以为意。

    全当是这位教书先生,当年睡迷糊了出现幻觉。

    只有林秀对此特别关注。

    因为那个人说的“冰块”,很可能就是一颗灵石。

    因为灵石晶莹剔透,又带着冰凉的手感。

    普通人以为是冰块,也能理解。

    教书先生当年应该是睡觉时把灵石掉落在石缝间。

    他后来才找不到。

    林秀对同事们假称东西掉在山下会场,要立刻去找一找。

    就沿着山路往下跑去。

    林秀刚才已经规划了路线。

    走山路来到一处树木繁茂的山坡。

    这里大概对应悬崖中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