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对于杨校长的反应,南北是有些无语。

    三个二高,就如此满足了吗?

    如果最后考个一高,师范,老头一激动,脑子来个什么病,不是害了他。

    那这报考,还应该怎么报?

    班级前五名,都有实力报一高和师范学校。

    二高,根本就不在他的计划内。

    九日就要把学生的报考志愿交上去,南北发了愁。

    他根据这次模拟成绩,一个一个给学生做报考指导工作。

    一开始,全班学生,没有一个敢报一高的。

    对于师范学校,更是提都不敢提。

    他们谁也不敢想,自己参加中招考试,考上师范学校,出来就能够当老师,吃上商品粮。

    南北一个一个做工作。

    今年是师范学校第一年招生。

    关注的人其实不高,真的是一个绝佳机会。

    再过两年,很多家长都知道了。

    于是,有些人就开始了复习生涯,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师范学校,吃国家饭。www.

    最后师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一高能超二十多分。

    于是,九十年代左右,有人甚至能够复习长达十年之久。

    可以说,这次的机会真的是千载难逢。

    南北分为三批做工作。

    但这个工作,早半个月就开始了。

    这一次,不过是有成绩,更能说明问题。

    他认为,一高和师范,班级前五名是有把握的。

    前十的学生,也是可以闯一闯的。

    但如果考不上,除非找关系了,否则就只能上他们自己公社的完中。

    但究竟怎么报,最终还要他们家长自己决定。

    没想到,十个学生,全部要求报师范学校。

    看来,商品粮对农民的吸引力,真是太大了。

    只是,有一个叫宋全的学生,脑瓜子非常聪明,虽然这次参加排在第二名,但南北最看好他。

    如果上高中,不出意外的话,三年后一定能够考上大学。

    南北建议他报考一高。

    宋全回去与父母商量,被拒绝了。

    没办法,商品粮的魅力太大了。

    中等程度的学生,有十五六个,南北建议报二高。

    反正他们成绩高的话,公社的完中也会兜底。

    而这个规则,很多学校都还没有弄明白。

    他们只会老老实实地按成绩给学生报考。

    好的报考二高,差的报考完中。

    根本就没有想过,考不上好高中,只要成绩达到完中标准,也是可以上的。

    至于第三梯队的学生,其中一半的学生考完试,恐怕就要毕业,回家挣工分了。

    再过两年,甚至是一年,有些女孩子就会嫁人,生孩子了。

    没办法,现实就是如此。

    虽然南北已经做了几天工作,在交报考志愿草表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

    本来应该报二高的学生,也有一半报了师范学校。

    他们的理由几乎完全一致。

    上师范学校,学费少,出来还能教学,吃商品粮。

    所以,他们的家长就逼着他们考师范学校。

    考上了就上,考不上就毕业,回家干活挣工分。

    南北拿着草表,劝都不敢劝。

    因为,他知道这些学生的家长,不是在吓唬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报师范学校,他们一定不会让孩子去参加考试。

    听杨校长说,去年就有七八个学生没有报考。

    行吧!

    南北只好同意。

    这样,六十多个学生,报考师范学校的,就有十九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