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27要钱的来了

    往外送的时候,南北装作不经意的问道:“叔,这出门带着公章,怕丟了吧。”

    田云说道:“这公章,谁偷他啊,公社让我们两个带着公章去开会,说是准备学习什么小岗村。

    学过来,学过去,一亩地收成也没有超过二百斤。”

    南北说道:“叔,粮食产量低,是因为不上化肥。”

    田云说道:“化肥?那玩意能有多大的劲,还没有一车粪有劲呢,而且还死贵死贵的。”

    宋同也说道:“一袋子十几块,二十几块,白白的扔到地里吗,浪费!”

    南北不知道怎么说了。

    这个时候,与前世一样,虽然有化肥,但是社员们都不同意买。

    一带化肥,一个成年男子半年的工分也买不起,谁也舍不得。

    没办法,人们的见识,就是如此。

    送走了两人,南北也回到了学校,家里的事情,有一家人操心,不用他管。

    同时,他的几百代糖果,也没有剩下多少。

    在学校卖了一部分。

    然后他向外批发了一部分。

    大部分糖果,都是卖给方圆十几里的老百姓了。

    到供销社买糖,还要糖票。

    而南北的糖果,不要糖票,一斤也只比供销社贵一毛钱,所以方圆十几里的百姓,谁家需要买糖果,都找南北。

    杨校长睁只眼闭只眼。

    他才不管呢。

    查的严了,说不定还要牵扯到他,毕竟南北的糖果,都在他家藏着。

    工商所也不管。

    所长的女儿,还在南北的班里呢。

    除非他疯了,才去找南北的事。

    大队?

    谁没事去得罪把马有本拉下马的南北啊。

    所以,供销社举报了两次,都被工商所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他们也没有办法。

    再说,就买一点糖果,好像也犯不上去公安局举报。

    就这一项,南北就赚了小两千元。筆趣庫

    他记得,曾经与一个八十年代就开始卖小东西的人交谈过。

    那人说道,最赚钱的,就是九十年代前后。

    白天卖完东西,晚上查钱查得腰疼,比卖东西还要累。

    因为,他们家的钱,都是用麻袋装的。

    而当时,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没有什么钱。

    谁也不知道,那些钱究竟是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

    班里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过,南北把成绩掩藏的很深,别说外人,就是杨校长都不知道。

    每次杨校长试探着问的时候,南北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结果,杨校长次次都是叹着气走的。

    不过,毕竟是老校长了,他从班里学习风气的变化,感到了希望。

    过了几天,南家正式动工了。

    请了两个师傅。

    家里的房子,由南征和母亲看着,康老歪和康芳也常常过来帮忙。

    十三荒的房子,由南国一个人招呼着。

    南兵已经到公社报到去了。

    因为到处都缺老师,所以南兵就暂时在公社小学任教,等到秋期再调回辛家店。

    南北也是抽不出时间。

    不过,虽然他的房子没有盖,南北却买了大几万砖头,把院墙先垒起来了。

    本来就超标,两家的宅基地又合在一起,足足有两三亩地,看起来非常空旷。

    不过,没有人反对。

    辛家店一共有六个生产队,一千多口人,他们是三队,有三四百人。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给南家帮忙盖房子的人。

    每天早上,只要过去帮忙,南家就送两个鸡蛋。

    李敏对发三个鸡蛋的事情,竭力反对,最后南北只能妥协,发成两个。

    一天都要一二百鸡蛋,把李敏心疼的。

    别人都说,南家盖一次房子,几个庄子的鸡蛋都要涨价了。

    房子盖的很快,再有三四天,就能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