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崇祯7年,历史的车轮犹如波浪一般,反复回旋,让人看到希望或者绝望。

    欢乐的童年,聚少离多的成年人。

    中秋佳节,欢乐融融,也是广陵李氏的家族聚会的日子。

    明朝的成年定义比较早,大约一十三到十五岁为界,定义成年。

    主家三系,旁家八系,大大小小超过了一百来人,人是多,没有几个有出息的,如今,大多依附着主家来生存。

    大家可以把明朝的中秋理解为以后的春节那么热闹。

    无外乎,互相吹水,还有族长以及族兄高层决策未来一年发展计划,还有支持优秀的后辈持续发展。

    最终目的,是让李氏长存,跨越百年世家成为千年望族!

    所谓的优秀,首选是读书人。

    往年被簇拥的感觉不再,李源升乐得在一旁吃喝斟酌,也不是,身边簇拥的人变了,变成了同样不适合读书的青年子弟。

    某种程度上,科举制度让社会发展畸形了,读书是公认的大部分的出头之路。

    哪怕到了现在的明朝末年!

    “浮尘哥,恭喜你啊,庆丰阁顺利开业,财源滚滚!”

    “是啊,浮尘哥,你新店开业也不通知一声,大伙去凑个热闹,热闹一下店铺啊………………”

    “还真别说,庆丰阁的卤味鸭子没得说,还有那酒水,便宜还不赖,听说最近又推出了卤猪肉,改天要去尝尝…………”

    “哦,甲之,你去过吗?”

    “当然啦,我一收到消息就过去支持浮尘堂弟了!!!自家人,肯定的…………”

    ………………

    士农工商,对于这些世家子弟来说,主选科举进士,后院商,基本不会选农业和工业!

    权利和富贵,总要有一样吧!

    李源升:“………………”

    看着一旁的堂哥堂弟在父母的授意安排下,靠拢自己,也是无话可说。

    作为李氏新一辈商业里最靓的仔,他不能怎么样的,该安排还是要安排,家族没有对不起他,反而是支持他好好地体面地活到了现在。

    反馈家族,是应该的。

    家族聚会,提供的饮食和后世的沙龙或者会议餐差不多,吃不饱的。

    讲真的,李源升很不适应这个时代枯燥乏味的饮食,在庆丰阁建立之后,那里也成为了李源升的饮食餐厅,经常搞出一些很平常在这个时代却是精彩艳艳的美食。

    这是他有信心把庆丰阁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创新是持续生产力。

    吸纳一些有能力的家族成员进去,可以让庆丰阁的人才架构更加稳健,而且信任度极高。

    李源升这样想着,放下了筷子:“哪里的事,运气好罢了!生意做起来了,事情太多,有点忙不过来,诸位堂哥堂弟如果有能来帮助我的,那就再好不过了,当然,认真做事是基础,都是兄弟嘛,相信大家不会有损坏我庆丰阁的心思的!”

    这………………

    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不少,所有人看着笑容里带着些许强硬的姿态,看来,到庆丰阁做事和到李氏酒楼这样的家族产业还有点不一样,不会有那么轻松的。

    “那是,都是兄弟,互相照顾,真诚一点………………对了,浮尘,你看一下,有没有合适我的位置,苦一点累一点,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