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自古以来,枭雄、英雄等各代人杰和忠义之士都是被人推崇称赞与尊敬的。

    自秦末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呼声高涨。

    “传庭在,明不亡”尽管有着夸张的手法,还是让来自后世的李源升记住了这么一个人,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因为,他李源升自问做不到那一个程度。

    而对于孙传庭来说,李源升确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但是,以孙传庭对于当今圣上的秉性的了解,这一个年轻人已经是撞了大运了,必然会再次见到皇上,并且可能在谦爱的指引下掏了个一官半职。

    匡扶社稷和维持王道目前就是孙传庭在北京城作为军方高层的主线任务之一二。

    四目相视,各自若有所思!

    谁的时间不是时间呢?对于孙传庭来说就不是,也没有什么架子,简单介绍聊天就进入了下到国计民生上到政治学问等等。

    聊天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也可以影响别人的思考。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称之为谈判。

    “是一个人才,可以投身商贾之道,着实可惜了,哎,南直隶那群庸人,怎么会腐败到淹没了这样的人才的地步呢?!”

    李源升受自于后世庞大的网络时代的信息和不一样的世界观,每每让孙传庭思路一新。

    不过,只能是赞赏和看不下眼,并不能让孙传庭添下脸蛋去提拔重用李源升。

    不说朝廷制度规则在那里,以孙传庭的身份必然有着特权的。

    国道艰难,孙传庭几乎把自己有限的影响力都放在了未必一定的平衡下,这样微妙的平衡,让他得以在腐败的国政下,调动一定的力量为国为民。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足以打破这一个平衡。

    好在,李源升还算是一个人物,品格还可以,那么,就每一个人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与走法,他孙传庭不愿意去干预。

    “浮尘,我问你,关于后金之患和内贼之乱,你觉得哪一个更加危险?!”

    在前面,只要不是特别有政治偏向的问题,李源升都是尽力去有限地回答,避开后世特殊的知识点,使其圆润起来。

    不止是为了获得孙传庭的恩情与帮助,还有,一个可以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被尊敬的人。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其实是固定的,不会因为有了李源升的提点,孙传庭的命运就会有多大的改变,可以说,除非逆转大明的国运,孙传庭才能改运,这样的人,是国士来的。

    看着孙传庭两鬓斑白的发际,李源升沉默了半响,这在谈话中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然而,孙传庭和已经被李源升博学独到眼光震撼了的宁源润并不介意。

    很多针对先下问题时事弊端的解答,都是一听就猜测出有七八成把握,可以实施运作的样子。

    “大人,《资治通鉴》是一本好书!!!”

    李源升说完这句话,并没有再说什么,这里,是皇权独到的封建世家时代,有一些事情只能够隐晦地表达。

    好吧,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目前大明王朝最大的弊端,就是内部统治的问题。

    崇祯皇帝能力不够优秀只是核心问题之一,最大的问题是大明王朝两百多年时政下来,积累的各种弊端,例如,土地兼并,人口流失,官员制度的黑暗不堪,腐败,等等。

    绝对不是后金建奴,还是内贼李自成等人,谁厉害的问题。

    更加关键的是,这些弊端政治利益获得者,并没有多少为了自家利益扛起来的意思,就有了最后崇祯皇帝被迫吊在煤山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