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接下来的几天,韦安平继续陪侍妾逛街,看遍了西市的所有布庄,也顺便了解了一下此时的物价。

    在逛街的同时,他还不忘打听崔家找人演戏剧的事,想着能不能搞到对方的剧本。结果却发现崔家的保密工作做的不错,竟然丝毫没有泄露。

    自己打听无果之下,韦安平只好把事情交给赵四郎,让他去做。

    这几天里,宣讲官们的工作也终于完成了。

    一月之期已到,所有参与宣讲的监生,都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赐。

    韦安平也顺便向内侍太监要到了裴行俭的表现记录。

    细看过后,才发现这家伙不愧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儒将,口才方面绝对是一流的,最重要的是,有着极强的个人魅力。

    非常适合当领袖!

    这种人,如果还懂得如何带兵的话,那就是天生的将军。

    看完之后,韦安平立刻拿着这篇记录,找到了李世民,将裴行俭推荐给他。

    另一边,李世民对于这些宣讲官也给了两个选择。

    一是,领完赏赐,卸下身份,哪来的回哪去。

    二是,直接以宣讲官的身份,在户部宣讲司中任职,品级不高,但前途光明。

    另外,一旦担任了宣讲官的职位,日后就要外派到全国各个州县去,替朝廷宣讲最新政策,替皇帝向百姓传达他的英明神武。

    换句话说,这个职务要经常出差。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回去读书,毕竟他们都是官宦子弟,功臣后代,根本不需要这么累。

    这次参加宣讲,很多人都是头脑一热就来的,根本没打算长期干下去。

    毕竟,人家就算不当官,也可以回去继承亿万家产,或者公侯爵位。

    再说了,这年头哪个功臣后代,没有点荫封的官位呢?

    到了最后,一百零八宣讲官只剩下孤零零的两个。

    而裴行俭,并不在其中。

    他听了韦安平的话,打算回去继续读书,明年考科举。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十分意外,但又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先给出两个官职将硕果仅存的两人稳住,剩下的缺额明年再说。

    又过了几天,柴绍的大军终于回到了长安,同时带回了一批梁国的俘虏。

    这些都是投降的梁国官员,大大小小加在一起足足有三百人之多。

    柴绍也没客气,将他们一股脑全带回来了,说要交给李世民亲自发落。

    李世民一看这么多人,顿时嘴都笑咧了。

    直接将没大问题的俘虏亲自释放,赦免其罪,顺手补充到自己朝廷里……没办法,如今的朝廷就是缺人呐!

    看到这个情况,门阀世家们顿时急了。

    他们摆烂罢工的目的,是为了让李世民屈服,结果李世民非但没屈服,反手得了三百官员,把缺额给顶上了。

    这样一来,他们不但目的没有达成,反倒可能把官位都丢了。

    这还了得?

    于是,原本装病、请假、玩消失的世家官员们,一个个又冒了出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就在这种情况下,筹备已久的庆功宴,终于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