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皇帝亲自下令,大臣自然不敢不从。

    于是,属于寒门一派的魏征、张亮等人领到了这份任务。

    这些人都是出身贫寒,从小吃苦,靠着自己的才能,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最符合李世民对于人才的要求。

    不过,李世民也没有偏袒某一方,因为房玄龄等人也领到了一个任务——把往年的科举制度,重新整理一份出来。

    说完了这件大事,午朝才终于结束。

    这几天发生的大事有点多,众臣都有些忧心忡忡,尤其是那些门阀士族,已经感觉到了新皇帝对他们的恶意和打压。

    这还只是小试牛刀!

    随着新皇帝的权势越来越大,肯定还会对他们下重手,到时候就不是改一改科举制这种小事了。

    想到这里,十几名士族官员立刻聚集到了崔仁师家中,准备商量对策。

    崔仁师虽然只是殿中侍御史,但出身于博陵崔氏,是天下一等一的门阀士族,同时他也在武德初年考中科举,是科举制的既得利益者。

    最重要的是,崔氏还是天下氏族的领袖。

    以崔、卢、郑、李、王为首的氏族官员们,很快就在崔仁师家里商量出了对策。

    面对新皇的打压,直接硬刚,无疑是鸡蛋碰石头。

    唐军才刚刚大胜突厥二十万大军,李世民又有火药这种神器在手,正是威望鼎盛的时候,正面硬碰就是找死。

    所以只能迂回着来。

    不能硬刚皇帝,但可以拉拢皇帝手下的大臣啊。

    魏征和房玄龄都曾与氏族联姻,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让他们高抬贵手。

    另外,朝中的新势力也要加紧拉拢,最好是进行联姻,大家一起发财!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位“先生”!

    既然先生需要人才,那就送一批有本事的人才过去,既能讨先生的欢心,又能拉拢关系。

    “听说那位先生好美人,不如……”有人小声提议。

    “不错,听说那位先生虽然有二十八个侍妾,却仍未有正妻,或许可以……”

    “那人无官无职,既无门阀,又无势力,只是仗着陛下恩宠,谁家愿意嫁女过去?”

    “就算要嫁女,也要选一等一的贤良淑德之女,否则惹恼了他,岂不是坏事?”

    “那岂不是推人入火坑?”

    “就怕陛下未必会同意。”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是啊,就算他们商量得再好,万一陛下不同意怎么办?

    那位先生作为陛下的心腹,难道连这点都不懂吗?

    “要不,先投石问路一下?”一位名叫郑大仁的荥阳郑氏官员说道。

    “如何投石?如何问路?”崔仁师连忙请教。

    “先送点礼物,要是他收下了,过几天就请过来宴饮一番,顺便送几个美人,只要他接受,后面就好办了。”

    “好主意!”

    崔仁师连连点头。

    其余人等也纷纷赞同,顺带称赞了一番郑大仁。

    “郑兄果然聪明绝顶!”

    “不敢不敢……”

    “那这事就交给郑兄去办了。”

    郑大仁:“???”

    “能者多劳……能者多劳!”

    就这样连哄带骗,郑大仁成了负责投石问路的那个人,并且要以个人的名义去做这件事,至于送礼的借口……还得自己想!

    郑大仁不情不愿地回到家里,准备了几件礼物,正准备出门,突然一愣,随后才意识到什么。

    “懆,连礼物都要我来出?”

    事情要他自己去做,借口要他自己想,连礼物都要他自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