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六月初六,李世民入宫面见皇帝李渊,跪地痛哭,陈诉自己的不易。

    六月初七,李渊下令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且下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至此,大唐的一切权力,归于李世民之手。

    随后,开始大封群臣,尤其是亲自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功臣。

    对魏征等人的封赏很容易,但对于秦王府一系的功臣封赏,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秦王府护军秦琼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候大将军。

    高士廉升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这三个都相当于宰相。

    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掌管人事和军队。

    以前的天策府旧部,也有封赏。

    杜淹为御史大夫,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段志玄为骁卫将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张公谨为左武候将军,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

    还有大量不是秦王旧部,但也支持李世民的官员,同样得到了封赏。

    至此,李世民集团成员和支持李世民的官员控制了国家的要害部门和职位,完全掌控了大唐的朝堂。

    不过……这些都与韦安平无关。

    每天好几道的封赏诏书,韦安平看得是头晕眼花,差点撂担子走人了。

    但想了想,自己造的孽,还得自己来还。

    本来李世民跟房玄龄他们都已经商量好了封赏名单,结果他非要看一眼,并且大言不惭地表示。

    “殿下,我帮你叉几条鱼怎么样?”

    “叉鱼?”李世民一时间没听懂。

    “就是上次说的。”韦安平笑着解释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网肯定是没弄好,但也可以用鱼叉叉几条鱼。”

    这么一解释,李世民立刻就懂了。

    “好!请先生过目!”

    “但我有个条件。”韦安平开始谈判。

    “什么条件?”

    “一条大鱼一百两银子,一条小鱼五十两,怎么样?”

    “咦,先生也缺银子了?”

    李世民大为不解,缺钱你找我要啊,难道不好意思开口?

    “也不是缺钱,就是想体验一下抽卡的乐趣,顺便攥点钱。”韦安平笑呵呵地解释道。

    李世民听不懂“抽卡”的意思,但乐趣肯定是知道的,索性答应下来。

    如果真能找到人才,就算花掉几万两,又怎么样?

    他刚接手了整个大唐的天下,还怕没钱嘛!

    于是,韦安平就把自己看傻眼了。

    每天都有好几道封赏诏书,每一道诏书里都有好几个人,写的密密麻麻,还没有标点符号,差点把眼睛都看花了。

    最重要的是,他越看越觉得不对。

    那些得到重赏的自不必多说,都是以后的凌烟阁功臣,不用他说都会被李世民重用。

    至于封赏较少,或者只是提了一句话的,一眼看过去就不认识。

    这说明什么?说明历史上没什么显眼的功绩,根本没有被流传下来。

    约等于“蓝天白云”!

    除此之外,剩下的竟然连一张“紫卡”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