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臣也是今天早晨问过罗侍郎才知道的,此事是因武士彟,武大人的家人而起。”

    “碰!”李世民原本微动的脸上当即闪现了怒容,他甚至拍案而起,对着跪在地上颤抖的林崇书怒喝道,“林卿家,朕命你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说出来,如有一句不实,朕斩你狗头!”现在的朝臣大多都是李世民称帝之后提拔上来的,对于李世民与武士彟的关系知道之人并不多,而且武士彟已逝世多年,所谓人走茶凉,朝臣之中知道其中关系的,估计只有像李靖这样的老臣了。

    而站在文官首位一直面带微笑的中年男子这时候也终于动容了,他扫了林崇书一眼,随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当林崇书用颤抖的声音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时,李世民震怒了,差点要摘了林崇书的官帽,好在众文官替林崇书求情,而且他也残了手掌,算是报应了。话虽如此,李世民还是罚了林崇书半年的俸禄。

    其实这件事也怪林崇书,只怪他太宠爱这个弟弟了,事先没有跟家里人打招呼就带人上门寻事。如果他早先已经知会过林家的家主林国栋,这件闹事就不会发生。老臣们都知道,武士彟是与李氏皇族同时发家的,武士彟当年与太祖李渊有着极为深厚的关系,二人可以说亲如兄弟。李渊几个儿子里面,武士彟唯独看重李世民,当年玄武门政变如果不是武士彟在身后支持,恐怕李世民早已成了地府一员了。李渊临死的时候还着李世民尤要厚待武氏,却没想到时隔几年,武氏竟然沦落要受人欺凌。

    林崇书脸上虽有不甘之色,却不敢吭声,只能低着头,心中暗暗记恨。

    众大臣本以为事情就此别过,却没想到李世民再度把矛头指向了罗河:“这件事罗河也难遮其咎,不过念在他还年少,朕也就不重罚他了,但是重罪可免,轻罪难逃。朕身边刚好缺一个翰林待诏,那罗河也是个饱读诗书的胚子,朕对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仍是记忆犹新啊。罗卿,你觉得朕这样的处罚怎么样?”

    李世民曾多次欲将罗河弄到自己身边当翰林待诏,结果都被罗成婉拒了。今天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李世民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罗成仿佛事先就已经知道了一般:“谢主隆恩。”

    “既然如此,朕就拟一份旨意,等退朝的时候,让王德与你同行吧。”

    李世民此言一出,不单是罗成,就连闭眼不再说话的文官之首也是猛然睁开双眼,显然是被李世民这句话给震慑到了。王德是谁?御前太监总管,李世民的贴身太监,专门照顾历史的起居,此人能说会道,对李世民又绝对忠诚,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却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六品翰林待诏居然要王德去宣旨,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散了朝会,那文官之首则是对罗成拱了拱手,用不高不低的声音道:“恭喜罗大人,没想到令郎竟还是出色依旧啊。”

    “承长孙大人吉言。”罗成淡淡地回应了一句,随后阔步朝前行去。

    罗成快出大殿的时候,那英俊到能令人自惭形秽的老帅哥飘然而至,其用只有罗成能够听到的声音道:“师弟,陛下此举有何用意?难道真是因为爱惜河儿之才?”

    罗成沉默了片刻,回道:“许是如此。”

    “嗯,如此便好。”

    “二少爷,二少爷!”罗河正在院子里锻炼臂力呢,就看到翠儿和小月大步并小步地跑了进来,神情慌张。不待罗河询问,小月就先叫了出来:“圣、圣旨到了,老爷让你赶紧去大厅!”

    圣旨,难道皇帝要来抓人了?罗河在心中闪过如此念头,他很快就换上衣物,赶到了大厅。

    “河儿,快过来跪下!”孟氏急忙让罗河跟着众人下跪,罗河发现此刻大厅里已跪满了人,就连杨氏一家也来了。

    罗河轻哦了一声,他走到小月小姨的身边,双膝便跟着跪了下去。不过罗河的膝盖并没有着地,这家伙居然用超高难度的动作将身体定格住了,他的双膝距离地面只有不到两厘米的距离,由于在场的人都跪了下去,除了小月的小姨旁人都没有注意到罗河这个动作。小月的小姨只是用一种罗河无法理解的目光扫了罗河一眼,随后便将头低了下去。然而,在她低头的时候,罗河却发现她的膝盖距离地面也有两三厘米的距离,哦干,居然遇到同行了!

    那太监打开了圣旨,圣旨上面的文言文罗河三句没听一句懂,只是大概知道,自己好像没有被李世民责罚,反而还当官了。当罗河十分茫然地接过圣旨,那太监朝罗河丢了一个让罗河直追冰窖的媚眼,阴阳怪气道:“罗大人,陛下口谕,命你明日不用上早朝,直接在御花园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