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五章偶遇

    花如瑾心中忐忑,可却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小旁氏故意将她引开,不过是怕她在看戏的时候看见那个戏迷海靖泽。

    她昨日虽是撞见了****,但到底不知那男人是谁。想她便是有心说出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小旁氏虽想过要下毒手,可又不想惹了麻烦,只能用这种十分无厘头的方法规避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

    花如瑾忐忑异常,不过就是被小旁氏领着去别处见了一些没见过的小姑娘,跟着一道吃喝玩乐。这一日热热闹闹的便也这样混了过去。

    这边,花如瑾忐忑不安的睡下了。那边旁氏和海氏姑嫂二人,促膝长谈,直至月上中天,方才各自回了房间睡觉。

    她们商讨的是什么?没人知道。就连海老太太的心腹有心打探,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旁氏将消息封锁的极其严密。去探听的人,也只能回了说两位秉烛夜谈,切磋棋艺这样的鬼话。

    鬼都不信的话海老太太自然也不信,可又听不到什么风吹草动。只能牟足了劲儿,撺掇旁氏和贾姨妈结亲。

    旁氏不答应,也不拒绝,只是笑笑的和老太太绕起弯子来。老太太又抓不住她哪里有错,只能被气的面皮涨紫,无从发泄。偶尔有回事来的婆子,倒霉被老太太当做出气筒,不是歇了差事,就是领了板子。

    一时间,老太太的院子里闹的人仰马翻,人人自危。

    旁氏和海氏却越发的亲厚友善起来。

    海老爷子的寿宴过去了,可海氏却没有想走的意思。花如瑾如坐针毡,日日想着能快些回到花老太太那个港湾里避风。且又因前一日她无意间,走过海舅父的书房,听见了他和齐玉衡的一番对话,心里惴惴不安。

    她道怎么一直找不到罗家的人,原是罗父被冠了莫须有的罪名发配边疆。而罗母则被贬为贱籍,如今不知是在哪个王府侯府做下人。

    齐玉衡做出一副深明大义的模样,来跟海舅父求情。说那案子疑点颇多,想是罗父蒙了冤屈,理应该为他平反。

    海舅父做出一副为难的神色,虽看不见,但花如瑾也大抵能猜到他是如何捋着那修剪整齐的胡须,婉言拒绝。

    齐玉衡又据理力争了几句,见海舅父完全没有动摇的意思,便也讪讪的作罢了。

    花如瑾不知齐玉衡为何会为罗父说话,但一想他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做派。便知,八成是海舅父已然知道了他从前取过罗诗诗为妻,现下是想要做出一副忠义模样来,想全了对亡妻的夫妻之情。

    他十分聪明,自然知道纸包不住火这样浅显的道理。今次种种做派不过是想日后东窗事发时,巧妙的将所有龌龊的罪名都推到隆昌侯府头上。向世人表态,他齐玉衡不是那抛弃糟糠,攀附荣华的下溅小人。而是高风亮节,深明大义的君子。

    花如瑾觉得浑身一阵恶寒。

    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她竟然到死了,不应该说是又活了一次后才看清他丑恶的嘴脸。

    齐玉衡被海舅父婉言拒绝以后,垂头丧气的走出来时,正瞧见站在曲廊边喂鱼的花如瑾。

    女孩身量不高,裹着月色绣梅长裙的身子柔弱纤细。夕阳打在她的身上,仿佛镀上一层好看的金边。脸上的表情柔和而宁静,齐玉衡站在几步之外遥遥望着,只决定心口一阵闷疼。哪里见过这样的影子,可却着实想不起来。

    花如瑾觉得身后似是有脚步声,忙回头。见是齐玉衡,便将手中盛了鱼食的水晶小碗塞进了红菱手里。行了一礼,道了一声万安。

    齐玉衡负手而立,颔首回了一礼。便忙着让花如瑾起身,他生的****倜傥,又斯文有礼。不论是横看还是竖看都与书上写的君子无异。

    花如瑾心中冷笑,齐玉衡端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微微侧了身子,要给齐玉衡让路,他却是纹丝不动。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

    却见齐玉衡一双温润双眸,正定定的望着花如瑾。

    见花如瑾抬头,一副疑惑神情。忙收了目光,自觉自己失态,便道,“在下唐突了,只姑娘神态似一位故人,一时感怀。”

    齐玉衡脸上略带戚容,似是十分落寞。夕阳下,一身白衣的男子,还似当年那般俊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