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今届应选秀女人数众多,待轮到顾宓进殿面圣时已是月上柳梢的黄昏时分。泰半秀女早已回去,只余寥寥十数人仍在暖阁焦急等候。殿内掌上了灯,自御座下到大殿门口齐齐两排河阳花烛,洋洋数百枝,支支如手臂粗,烛中灌有沉香屑,火焰明亮,香气清郁。

    顾宓,甄嬛与眉庄和另三名秀女整衣肃容走了进去,听一旁引导内监的口令下跪行礼,然后一齐站起来,垂手站立一旁等待司礼内监唱名然后一一出列参见。只听一年老的内监哑着尖细的嗓音一个一个喊到:

    “江苏盐道邺简之女邺芳春,年十八。”

    “苏州织造孙长合之妹孙妙清,年十七。”

    “宣城知府傅书平之女傅小棠,年十三。”

    顾宓低着头,目不斜视地盯着地上,块块三尺见方的大青石砖拼贴无缝,中间光洁如镜,四周琢磨出四喜如意云纹图案。听着前几位秀女跪拜如仪,衣角裙边和满头珠翠首饰发出轻微的唏娑碰撞的的声音。顾宓快速地瞥眼身旁的秀女,有几名秀女已紧张得双手微微发抖,不由心内暗笑。

    瞄见甄嬛忍不住偷眼看宝座上的帝后,顾宓也跟着半点不显的偷偷的看,毕竟是她日后经常见的脸啊。云意殿大而空阔,殿中墙壁栋梁与柱子皆饰以云彩花纹,意态多姿,斑斓绚丽,全无龙凤等宫中常用的花饰。赤金九龙金宝璀璨的宝座上方坐着的正是我大周朝第四代君主玄凌。那人头戴通天冠,白玉珠十二旒,垂在面前,遮住龙颜,无法看清他神情样貌。只是体态微斜,微微露疲惫之色,想是已经看了一天的秀女已然眼花,听她们请安也只点头示意,没问什么话便挥了挥手让她们退下。可怜这些秀女紧张了一天,为了顾惜花容月貌连午饭也不敢吃,战战兢兢来参选,就这样被轻易“撂”了牌子。皇后坐在皇帝宝座右侧,珠冠凤裳,甚是宝相。长得也是端庄秀丽,眉目和善,虽劳碌了一日已显疲态,犹自强坐着,气势丝毫不减。

    “殿阁大学士顾晨之女顾宓,年十五。”

    顾宓迈着莲步上前,身姿袅娜,盈盈一福,“臣女顾宓参见皇上皇后,愿皇上万岁万福,皇后千岁吉祥。”顾宓声音娇中带着几分妖,柔中夹着几分媚,乍一听似那黄鹂出谷,鸢啼凤鸣,清脆嘹亮却又婉转柔和,再一听去,却又如那潺潺流水,风拂杨柳,低回轻柔而又妩媚多情,细细再听,只觉天阔云舒,海平浪静,令人心胸开阔欲罢不能。

    殿内寂静了一阵,皇帝微微坐直身子,语气带着浓浓的兴趣:“顾卿家的女儿,‘宓’,是哪个‘宓’?”殿堂空阔,皇帝的声音夹着缥缈而空旷的回音,远远听来不太真实,嗡嗡地如在幻境。

    顾宓低头回道:“是宓(mi。第四声),取安静,安宁之意。《说文》上有:宓,安也。”

    “嗯,倒不知你是否和你父亲取的字相称,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顾宓微微抬起头,掌握每一个微小表情动作,长睫轻颤,不敢直视皇帝双眼,略略低垂,视线在稍稍触及皇帝面容时,双颊微微泛红,眼眸蕴着水光,娇弱清丽中隐隐带着一缕不明显的媚色风情,加上浓浓的书卷气,气质神韵也是没得挑的。顾宓要的就是给皇帝一个好印象,以求在入宫之初得到较高的位分。

    “不愧是吴郡顾氏的女儿,模样气质都是好的。记下名字留用。”皇帝满意点头道。

    一旁的內监出来刷存在感“殿阁大学士顾晨之女顾宓,留牌子,赐香囊。”

    顾宓谢恩后归列。

    “济州都督沈自山之女沈眉庄,年十六。”眉庄脱列而出,身姿轻盈,低头福了一福,声如莺啭:“臣女沈眉庄参见皇上皇后,愿皇上万岁万福,皇后千岁吉祥。”

    皇帝语气颇有兴趣:“可曾念过什么书?”

    眉庄依言温文有礼地答道:“臣女愚钝,甚少读书,只看过《女则》与《女训》,略识得几个字。”

    皇帝“唔”一声道:“这两本书讲究女子的贤德,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