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台州城内,八处米铺同时放粮。

    部分农人推着小车,或者拖家带口而来,毕竟一石粮食一个人可扛不动。

    在来福与刘骜等人巡查下,第一日放粮赈济没出什么岔子就结束了。

    知府衙门,刘骜翻看着账本汇报今日放出粮米的数目。

    朱厌靠在太师椅上,不时出声询问细节。

    “李景隆是个人才,第一日竟能忍住。”朱厌赞叹道。

    “李景隆还在观望,但其他豪绅已经派出长随下人冒充饥民购买粮食。”刘骜说道。

    台州知府明文规制,饥民之家每户可购救济粮三石,免费领取粮种。

    三石粮食,顿顿喝厚粥过三个月还有富余。

    不过不是家家户户都这么有钱,寻常饥民买上一石两米便能撑到夏初。

    “放开口子是为了让更多饥民能低价买粮,避免饿死。”朱厌解释道。

    台州官府并不禁止无居所的游民买粮,更不阻碍孤儿寡母托其他人帮着买粮食。

    这其中可钻的空子太多,但倘若逐一筛选,一是费时费力,二是无形中给真正需要救济的灾民设置门槛,这是朱厌不想见到的。

    “下官只怕他们低买高卖,倒腾朱大人辛苦弄来的粮米。”刘骜忧心道。

    朱厌轻声一笑,“刘大人莫要忧虑,朱某已经想出对策。”

    “朱大人想要怎么办?”刘骜靠近朱厌问道。

    朱厌攀附在刘骜身旁一阵耳语,刘骜面露喜色。

    “大人此计甚妙,若不然下官派出所有兵丁前往?”刘骜说道。

    “大可不必,朱某带二十人前去即可,剩下的留在台州府衙看守米仓。”朱厌说道。

    刘骜思忖道,“大人是怕他们狗急跳墙?”

    “狗急跳墙倒不至于,但就怕有人脑袋发热,想火烧粮仓!”朱厌神情陡然转冷。

    他今早收到消息,金华出现了阴兵借粮,火烧粮船这等荒唐事,近二十万石粮食不翼而飞。粥铺更是以陈米替代新米熬粥,极尽贪腐之能事。

    若不是台州之事正在节骨眼上,朱厌怕是现在就会带着来福前去调查。

    “火烧粮仓?他们有那胆量?”刘骜瞪大眼睛。

    朱厌嘿嘿一笑,“商贾为牟利,甚至可以出卖绞死自己的套索。”

    刘骜闻声沉默,他十多年前初到台州时,台州商会便已是尾大不掉。

    前后几任知府都想处理台州商会,奈何其中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单单有台州知府衙门,还有浙江巡抚衙门,总督衙门,臬司衙门均牵扯其中。

    “刘大人安心,真要是出了事儿,咱们朝廷也有人!”朱厌宽心道。

    刘骜闻言只是沉默,为民请命,为大明皇朝的江山社稷,他不怕死,但怕死的不明不白。

    …………

    入夜,子时,台州鬼市。

    因交易的大都是违反官府禁令,又是在深夜鬼魅魍魉出没之际买卖,故称“鬼市”。

    “都看看咯,今日官府新放的粮米,每石只需一两八钱,童叟无欺。”

    “大量收购官府粮米,每石一两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