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崇祯三年正月初一日,新年元旦日。这一日是朝贺的日子,所有在京文武百官在皇极殿朝拜皇帝,为皇帝和帝国献上新年的祝福。

    按以往的惯例,这一仪式在天没亮就要准备。寅时(凌晨3-5时),成百上千的官员在午门外集合。当午门上的鼓敲响时,官员们开始列队。等到卯时(早5-7时)左右,午门上的鼓再次敲响,官员们开始从午门进入。午门有五道门,中间的门是“御道”,只有皇帝才能走,旁边的两道门是当值的侍卫、将军等人走的,最边上那两道门被称为左掖门,右掖门。文官走左,武官走右。

    官员们进入午门之后,要先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排好队,等待皇帝到来。皇帝快到时会有人鸣鞭,这时大臣们就开始过桥,过了桥之后就按照文左武右的顺序排在御道两边,恭迎皇帝。

    皇帝的座位在皇极殿里,等皇帝坐上御座之后,再次鸣鞭,鸿胪寺的官员大喊:“入班”,官员们依次走进御道,对皇帝行五拜三叩之礼。

    因为人数众多、仪式繁杂,这场朝贺仪式往往需要费时一天完成。官员们天不亮就参加仪式,到天快黑了才能散场回家。中途没有饭吃,上十个小时站下来,官员们都饿得老眼昏花。甚至散场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急于回家,人群奔逐,还曾发生过踩踏事故。正德十一年元旦大朝会的时候,五十六岁的将军赵朗体力不支,晕倒在地,被拥挤而出的人群踩踏而死。

    今年的元旦朝贺正值国家多难之秋,前日后金军才从北京城下退兵,北京城之外的乡村、周边的很多城池都在后金军的军事占领中。在这种危难的情势下,朝贺的仪式简化了许多。

    十九岁的崇祯天子坐在皇极殿的龙座上,脸上带着庄严刚毅的神色,俯视着殿下成百上千的文武百官们,接受他们的朝拜。

    崇祯看到,殿下按部就班排列成行的官员中,为首的是内阁首辅韩、次辅李标,阁臣周廷儒、钱龙锡、成基命,以及吏部尚书王永光、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尚书李腾芳、兵部尚书梁廷栋、刑部尚书韩继思、工部尚书南居益等。这些人所代表的内阁和中央各部就是崇祯朝的政治班底,他们辅佐皇帝治理全国一亿以上的人民。在皇帝的心里,是多么地希望在这新的一年里,君臣一心,励精图志,外御强虏,内安天下,以实现他中兴大明的宏伟抱负。可是世事真的就如皇帝所愿吗?

    崇祯将目光落在内阁首辅韩身上,他是袁崇焕中进士时的座师,此次己巳之变,袁崇焕的责任至关重大,他韩作为老师,也脱了不干系。崇祯的心里已经下了决定,年后就罢免韩的首辅职位,接替韩的人选是次辅李标。此时,崇祯万万想不到的是,这只是他当国17年频繁走马换相16任的开始。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更让崇祯忧心的事,那就是勤王军中的乱兵。

    崇祯元年(1628年)朝廷对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银川驿卒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到陕西米脂老家。同年冬季,李自成因欠债不还被债主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戴枷游街示众。被释放后,李自成杀死了债主艾诏,随后又因妻子韩金儿和村里名叫盖虎儿的男子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于是就背上了两条人命官司。为逃避刑罚,他同侄儿李过一起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投军。

    其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从军后受到王国的赏识,不久便提升为把总。崇祯二年(1629年)冬,己巳之变,后金入犯北京,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因为军饷拖欠,李自成杀了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开始了他的流寇生涯。

    这李自成为什么这么猛?动不动就拨刀杀人?因为他是党项人!这些剽悍的族群动不动就拨刀杀人,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自成的远祖李继迁,党项族平夏部人,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曾任北宋时定难军节度使,是西夏王朝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祖父。他在与宋军交战时被箭射伤,创伤恶化不治身亡。后来,李元昊称帝,李继迁被谥为太祖。

    李自成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8月出生在陕西米脂河西二百里的李继迁寨,当地人也称李继迁村,或者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口口相传,这里住的人都是李继迁的后人。李自成出生不久,其祖父李海因生活所逼,迁至原米脂地长峁村居住,因此,人们说李自成“生在李继迁寨,长在长峁村。”

    李自成在建立大顺王朝时,也以李继迁为太祖,就是把自己所建立的大顺朝当作是西夏王朝的后继王朝。

    另外,此次后金入犯,还有山西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官张鸿功率领五千将士赶来北京勤王。对于这些客兵,朝廷有着严格的后勤制度,部队必须按照要求赶到指定的地点,当达的当天,不准开粮,第二天在划定的防区内结好了军营,后勤供应才会送来。

    耿如杞的部队最先被要求去守卫通州,赶到那里的第二天,又改派他们前往昌平,刚到昌平又改派他们奔往良乡。就是从北京的东部跑到北部,再跑到西南部。北京那么大,这五千人在几天之内围着北京城绕了大半圈。这种调动其实也很好理解,主要是根据敌情的变化,随时调整他们的位置。

    问题是,因为一直没有确定他们的防区,后勤物资也就一直没有送给他们。将士们辛苦奔波,却一直吃不到饭,空着肚子在跑,自然是越跑火气越大。三天之后,军中终于大乱,“噪而大掠”,他们不再理会长官的命令,而是到民间去抢夺财物粮食。

    据《绥寇纪略》所载,最初军士们只是沿山东一带劫掠。崇祯皇帝很快得到消息,大怒,痛恨耿如杞和张鸿功未能约束军士,下令逮问。巡抚和主将被抓,五千军士没有了首领,而且害怕被处罚,哄然而散,一路奔回陕西和山西交界处。

    于是李自成所率的乱兵出来与这些山西乱兵结合,十天半月间就聚集了万余人,推高迎祥为首,称闯王,转寇山西、河南。

    十四年后,李自成率领的这些乱军攻入北京,灭亡明朝。

    坤宁宫里,女官们设置好了皇后御座,陈列香案、仪仗、女乐等于丹陛及丹墀东西两面,穿戴着九龙四凤冠的十八岁大明皇后周氏奏乐升座。她头上戴的凤冠用漆竹丝编成圆形冠胎,表面冒以翡翠纱,冠顶饰着金龙和金凤,冠身上部铺有四十片点翠镶珍珠的如意云,下饰大珠花十二树,小珠花(飘枝花)十二枝,冠底口沿外侧为翠口圈,上缀珍珠宝石钿花及翠钿各十二个,托里镶金口圈一周。凤冠后部的博鬓前端如椭圆形,往后渐收,左右各三扇,嵌在金龙吞口中,每扇上皆饰有金龙、翠云、珍珠等。博鬓朝向下方一侧的边沿缀有珠络,并垂珠滴。

    皇后清秀的面容在精美绝仑的四凤冠的衬饰之下,端庄、高贵、典雅、贤淑,十八岁的少女母仪天下。

    由后妃和嫔侍们组成的命班首先在中道之东西对皇后朝拜,然后,朝廷勋贵、高官的妻眷中受诰命的众命妇们拜于东西丹墀内北向。冠服霞帔的命妇们先行齐拜,再分作若干班,进贺笺并赞拜。

    “众命妇赐钞一锭。”行礼完毕,周皇后按礼节规定给予赏赐。

    《明史食货二》:“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钞一锭,也就是半两银子。这位皇后素来勤俭贤德,从不滥施赏赐。

    北京城东北方向四十里外的顺义城中,游击将军府里,垂花门内,杨铭一大早就在跑操。

    唱喊着英文的猥琐跑操歌,杨铭跑得气喘吁吁,昨夜的颠鸾倒凤消耗了大量的体能,今天一大早就起来了,睡眠时间太短身体还没恢复。

    西边的游廊里,数十名女子排成二列纵队。在这大年初一里,她们都穿着自己最体面、最漂亮的衣裳,桃红柳绿,莺燕成行,所有的目光都跟随着跑圈的杨铭而移动着。

    正房前的游廊里,许莹、小并排站着,她们身后站着如画、迎眉和妤黛。

    最后一圈,杨铭拖着沉重的步伐挪到游廊前,接过妤黛奉上的热毛巾擦拭着满头的汗水。

    “我靠,真累……”杨铭喘着气说道。

    小脸上微微一红,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下意识地看了右边的许莹一眼。却见许莹粉面含春,一双桃花眼看着杨铭,目光中几分爱意,几分怜惜。

    “妤黛,快服侍将军进屋换衣服,一会出来接受拜贺。”许莹对妤黛吩咐道。从语气表情可以看出,她对妤黛的用心服侍是很满意的。

    进了正房屋里,杨铭脱下浸透了汗水的t恤,妤黛立即从铜盆的热水里拧起热腾腾的毛巾,替他擦胸前和背心黏着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