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韩先生不尴不尬的态度,他个人心里一阵暗爽;但是众谋士以及赵议却觉得无比尴尬。

  不过有什么事能难倒这些谋士的?一位幕僚左右看了看,便站起身提议:

  “殿下,我觉得李先生说的也是有理,不如我们早做准备?”

  “如何准备?”赵议淡淡的问着,似是不太关心。

  “如果三皇子的人赶去边关的路上就生了重病或是受伤,这样一来,即使有小胜也与三皇子无关!一仗未打,何谈居功?”

  “那么谁来居这个功?”

  “殿下可提拔一些可当此任的无名将士,小胜之后有了军功自然对殿下感激涕零!后期如果真的是难胜之役,也不用折损我们现有的力量!”

  “那么一开始就是难胜之役,不存在小胜又该当如何?”赵议又追问道。

  “那么损失的也不是我朝的大将,只当是这无名将士为国尽忠了!让三皇子殿下拣了个便宜而已!”

  “再看看吧!”言下之意就是不同意这个谋划了。

  “殿下果然是英明有决断的!”这名幕僚听此后便附和道,坐下后便不再言语。

  “三皇子这次可能会吃些亏,但是皇上却还是会护着他,这个也着实不平!”一名久未说话的谋士站起身说道。

  “呵呵,父皇是个慈父,又顾及着淮山府,如不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父皇自是会宽恕他的!”

  “殿下说的是,当是如此!”这名谋士也是附和道。

  “哈哈哈,赵诚不简单,老三有靠山,这样才有意思些!”

  一众人听得一阵恶寒,殿下,简单点不好吗?有才智的人都喜欢有挑战高难度的事情,太容易的反而没兴趣。

  “殿下,如若三皇子的人真的在边关出了纰漏该当如何?”

  “如何?赵诚是不会坐视不管的,他那里定是有后招,我们看着就是!”

  这就解答了之前为什么不同意早做准备,用无名将士替换三皇子的人的原因。因为赵诚不会不管,他又何必操心?到时候弄巧成拙了,说不定他反倒是要吃亏。再说他要是想管,随时都可以,他也是不缺手段和人手的。

  “如若太子殿下…………”一名刘姓谋士有些担心太子赵诚把这烂摊子甩给二皇子赵议。

  “如若?”赵议截断了刘姓谋士的话,又继续说道:

  “那他就不配为国之储君,他如果不管,本殿不介意替他管上一管,大晋可以实力不敌后梁,也可以凶狠不比北方诸族,但绝不能毁在党争上!”

  赵议说完看了看韩先生,就示意众位今日议事可以散了,众位行了礼后依次便退出了迎苍阁的议事厅。

  韩先生走在最后,出得门前回头看了一眼议事厅内的赵议,眼光晦涩难懂,然后就离开了。赵议背着身却并不知道这一幕。

  其实说句公道话,赵议的才智绝不逊于太子殿下赵诚,有勇有谋有担当识大体,且少有心慈手软什么的。

  未得储君之位,一方面是因为身份不敌赵诚,另一方面真的就如当今皇上所担心的,缺了那么一丝仁德。

  而赵诚则是最像延庆帝的皇子,也最符合他选择诸君的标准。

  也许这就是命数吧。但是赵议却是不信命的,也并不清楚为什么延庆帝就一心认定了赵诚,心想着人活一世,总要争上一争才不枉此生,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就算他不争,于家和他的母妃宸妃娘娘又怎么甘心?

  所以有些人的命,从一出生就固定了下来。

  待得人退得干净,一位侍从来报:“殿下,吕先生求见!”

  赵议一摆手示意请人进来,吕先生虽然贵为首席幕僚但仍然是谨守礼节,说罢便向赵议行了礼:

  “属下参见殿下!”

  “吕先生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