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辛晓云像一个落难的灰姑娘,灰头土脸地回到家。

    爸爸正在电脑前工作,妈妈窝在沙发上看手机,他们显然都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异样。

    辛晓云故作轻松地宣布:“爸妈,我明天去外婆家玩几天。”

    妈妈当然举双手赞成,乐呵呵地说道:“是好久没回家看望外公外婆了,反正通知书还没下来,你就多玩几天。”

    于是,第二天一早,辛晓云就如逃难一般,独自坐上一辆大巴,来到桐城外婆家。

    这里虽然不是世外桃源,但是桃源里的美景与安宁,这里一样都不少。

    外婆看到辛晓云,高兴地拉着她的手,家长里短说不完;表弟表妹也热情地围着她转。

    辛晓云暂时把烦心事放一边,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清晨,当天边刚泛起一片鱼肚白的时候,辛晓云就被一阵清脆的公鸡打鸣声叫醒了。

    这可比闹钟管用多了,因为这边唱罢那边又登场,一时间,此起彼伏,大有不把人们叫醒不罢休的决心。

    还有那群大白鹅也在不停地“嘎嘎嘎”叫着,辛晓云小时候还被鹅追赶过呢,所以她可不敢轻易去招惹他们。平时看到这帮“鹅老爷”,都要绕道走。

    辛晓云用手揉揉惺忪的双眼,又忍不住张大嘴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家里的大人们急匆匆地吃了些早饭,就出门去自家的农田里忙活了。

    辛晓云只好和表弟表妹玩,幸亏他们只比自己小两三岁,大家都能玩到一块去。

    和表弟交流切磋下电脑游戏技能,和表妹交流谈心,分享一些心事秘密,那感觉真爽!

    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将桌椅饭菜搬到了门前的院子里,天高地阔地吃了起来,他们边吃边讨论着今年的收成。

    远方,一大片七彩的晚霞犹如鲜艳的锦缎一般挂在天边。当天际最后一抹霞光渐渐地褪去时,整个天地都暗淡了下来。

    这时,户外的蝈蝈们、蛐蛐们、青蛙们开始热闹了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好像在比赛谁唱歌好听。

    记得小时候,他们三姐弟也曾加入到这大合唱中。最后,都以他们累睡着了而告终。而那些天生的歌唱家,日复一日在旷野里歌唱着。

    忘不了小时候,每年夏天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先在家门口泼一大盆水,给地面降温,由于天气炎热,地面一会就干了,然后大家把竹床、席垫都搬出来,晚上都睡在外面,特别凉快、舒服。

    那会儿可热闹了,大人们家长里短说不完。而小孩们都缠着外公讲故事,外公的肚子里装满了传说故事,张口就来。而且外公模仿人物总是惟妙惟肖,孩子们都爱听他讲故事。

    传说桐城菜子湖旁边有个燕子矶,风水宝地。桐城大学士张英的祖坟就葬在此地。

    康熙皇帝下江南,临行前召集各位官员:“各位爱卿,家乡有什么奇特美景一一道来,朕定去一游。”

    张英说:“臣的家乡桐城菜子湖边燕子矶,是臣的祖辈风水宝地,也是个吉祥之地,我主如有兴趣,可以到此游玩一番。”

    康熙听后,连忙问:“燕子矶有什妙处?”

    张英神采飞扬地说:“此地日有千人唱喏,夜有万盏明灯。”

    康熙帝将信将疑,到了沿江地带,先派大臣到桐城菜子湖边察看。果然有个燕子矶伸向湖心。

    时正是秋天,许多渔民白天摇着小船到湖里搞鱼,他们双手划桨的姿势就象作揖一样,还有数不清的渔民用小丝网盆搞小鱼,两手划着小划子更象作揖。正是应证了日有千人唱喏,夜晚湖边的人家到湖边逮螃蟹,照鳝鱼,有的打着灯笼有的提着小马灯,把菜子湖周围水映得一片红光,似有千万盏明灯落在湖旁,不是夜有万盏明灯么?

    那位大臣叹服,迅速向皇上呈报,张英家乡美景正如大学士所言。

    康熙非常欣赏张英的才华,赞道:“桐城有此奇景,难怪出了张爱卿这种奇才,真是大清之幸也!”

    听完一个故事,大家还意犹未尽,缠着外公再讲一个。外公乐呵呵地看着这些“小馋猫”,没办法,只得再讲一个。

    清康熙年间,桐城文人方苞和戴名世到安庆府参加乡试回家,途径孔城的白兔湖。当时正是三伏天,天气炎热,他俩走得浑身是汗,又饥又渴。

    忽然见到湖边有一戴草帽,穿着对襟小褂,脚一双草鞋的老汉挑着一担水生生的莲藕。

    方苞提议道:“我和兄长何不去买几节鲜藕解渴充饥。”戴名世立刻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