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薛宝钗有了主意, 但是并没有马上就付诸行动,还是和以前一样跟小黛玉他们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薛姨妈瞧着女儿这几天没有任何行动,心里不禁有些着急, 特意把薛宝钗叫过去, 问她为什么没有行动。

    薛宝钗表示这种事情急不得。如果她现在就采取行动,就显得太过刻意, 很容易被人看出来她的意图。

    薛姨妈听女儿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如果被人看出意图就太丢人了,毕竟女儿家要矜持。再加上, 女儿刚落选。如果立马被人看出来她对林淮玉有企图,就显得女儿太过急切势力。

    薛宝钗让薛姨妈放心,她心里有数,知道该怎么做。

    薛姨妈瞧着女儿一副有主意的模样, 就没有再催女儿去行动。

    林淮玉暂时还不知道自己被薛姨妈母女俩看中了, 他这几天在忙开酒庄的事情。开店前的准备工作,忙得七七八八了。不过,店内装饰还没有弄好, 还要过段时间才能好。

    叶夫人帮忙林淮玉找好了酿酒工人, 也找人买好了酿酒的原材料。为了保密和安全起见,酿酒是在叶夫人他们郊外的庄子进行。

    之前,林淮玉和贾琏买好了田地,但是还没有建庄子。林淮玉不急着建庄子, 毕竟他们一家人还没有搬到京城生活。他打算等到他们一家人搬到京城生活后再建庄子,那个时候也不迟。

    酒庄里的掌柜和伙计也全都找好了,都是能信得过的人。等日后,酒庄开业了,酒庄的营业完全不用林淮玉他们操心。

    林淮玉一口气跟系统兑换了不少酿酒的酒坊, 为此他厚着脸皮向叶夫人要了不少书籍和字画,不然不够跟系统兑换方子。

    他的酒庄,当然不止是卖白酒,还会卖红酒、果酒、米酒、香槟、气泡酒、啤酒等酒。其实,就是把现代的一些酒搬了过来。

    “将进酒”酒庄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开店准备,而“悦己胭脂铺”的生意越来越火爆。这才没有多长时间,已经成为京城里最有名的胭脂铺子。

    “悦己胭脂铺”里的东西,价格并不是很贵,东西又好用,京城里绝大数的人都能买得起。

    现在,京城里贵妇小姐们聚集在一起都会讨论“悦己胭脂铺”里的东西。每次,“悦己胭脂铺”出新东西,这些贵妇小姐们都会第一时间去抢。

    前几日,“悦己胭脂铺”出了口红,一下子就风靡全京城,就连宫里的娘娘们都想要。

    林淮玉搞了一个饥饿营销,一开始只卖一百只口红,颜色不多,只有三种,大红色,橘红色和粉色。这些都是衬皮肤白的颜色,很受欢迎。

    很多会员都没有抢到,强烈要求增加口红的数量。为此,他们都来找叶夫人。就连宫里的娘娘们都来找她要口红、要胭脂、要粉……

    叶夫人被请到宫里,后宫的娘娘们知道她是“悦己胭脂铺”的真正老板,就纷纷让她把胭脂水粉卖到宫里来。

    不止娘娘们喜欢用,就连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也非常喜欢用。为此,她们还特意商量了一番,决定以后向“悦己胭脂铺”采办胭脂和口红等东西。

    叶夫人听了后,先是惊得呆住了,她万万没想到宫里的娘娘们居然这么喜欢他们家的胭脂。接着,她感受到浓浓的压力,毕竟他们才开店没多久,一下子要给宫里娘娘们提供胭脂,她怕应付不了。但是,皇后娘娘下旨了,她必须得做。

    她回来跟林淮玉说了这事,林淮玉觉得是好事。他跟叶夫人建议,他们可以扩招女工。还可以弄一个作坊出来。

    叶夫人他们在京城郊外还有一个庄子,可以用来做作坊,让女工们在作坊里做工。当然,对这些女工要包吃包住。

    他的这些主意,叶夫人觉得很不错,就让他详细地写下来,到时候她就按照他写的东西来做。

    林淮玉跟叶夫人商量有关“悦己胭脂铺”的事情时,小黛玉也在场。“悦己胭脂铺”以后是要交给她打理的,所以她必须从现在开始跟他们一点点的学。

    他们之前买的门面铺有些小了,叶夫人决定趁这个机会在京城开第二家“悦己胭脂铺”,林淮玉没有意见。

    “悦己胭脂铺”有叶夫人亲自打理,不需要林淮玉操什么心。他只需要把配方和经营模式告诉叶夫人就行了。

    叶夫人这段时日忙着“悦己胭脂铺”的事情,暂时抽不开身教小黛玉,就请宋夫人教导她。

    宋夫人很乐意教导小黛玉,她跟叶夫人一样非常喜欢疼爱小黛玉。

    林淮玉和小黛玉这段时间改到去宋府读书学习。当然,林淮玉暂时还是自己自学。

    之前,叶夫人有想过给林淮玉再请一个先生,但是叶文赋不同意,他担心其他人教不好林淮玉。再说,会试快要结束了,他很快就能回来继续教导林淮玉,没必要再请别的人教导林淮玉。

    在端阳节前,会试发榜了。

    在发榜这一天,林淮玉特意前去感受了下气氛。正如叶夫人所说的那样,榜下有人生百态,有人开心、有人伤心、有人疯了……

    会试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殿试。殿试在端阳节后。

    考中会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是所有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考试。考中就是进士,可以入朝为官。

    端阳节前一天,宫里的贾元春又派人送东西到荣国府。除了贾母他们一些长辈有,贾宝玉他们这些弟弟妹妹也全都有。

    贾元春送给林淮玉他们兄妹俩的东西和送给贾宝玉的东西一样贵重。送给薛宝钗的东西跟贾探春她们一样。

    林淮玉发现贾元春送给贾宝玉一串红珊瑚手链,也送给小黛玉一条一样的红珊瑚手链。但是,贾元春并没有送给他红珊瑚手串。

    贾元春不可能无意这么做,一定是有意这么做的,至于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很显而易见。

    林淮玉不禁想到原著里,贾元春送给贾宝玉和薛宝钗一样东西。贾宝玉以为他的东西会和林黛玉一样,没想到却不是。现在,情况却调了过来。

    “少爷,德妃娘娘是想……”张嬷嬷没有说下去,但是意思很明显。

    林淮玉看着桌子上的红珊瑚手链,冷笑道:“她想得美!”贾元春想要撮合贾宝玉和他妹妹,别说门都没有,就是连窗户都没有。

    “少爷,德妃娘娘以后不会还要赐婚吧?”张嬷嬷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到了,“宝二爷可配不上小姐!”

    “她有什么资格赐婚。”林淮玉嘲讽道,“就算她想要赐婚,也要看皇上答不答应。”

    听到林淮玉这么说,张嬷嬷心里便放心了不少:“德妃娘娘真的是想得美,竟然让让宝二

    爷……”提到贾宝玉,张嬷嬷就满脸嫌弃,“宝二爷除了一张脸能看,其他一无是处,一点都不配上小姐。”

    “她是想拉拢林家,让林家成为她的后盾。”贾元春的葫芦里卖什么药,不用想也能猜到,“她现在身为德妃,但是娘家却没有任何权利,一点忙都帮不上,所以她就把主意打到我们家上。”

    “父亲是皇上的心腹,深受皇上的重用,虽然现在在扬州,但是她一定知道父亲迟早会被调回京城。如果她能得到林家的支持,那她德妃娘娘的位置就能坐地更稳。不止如此,如果她以后生下一个皇子,那么就有实力去争那个位子。”可惜,贾元春不知道她这个德妃娘娘做不了多久,也不可能生下一个皇子。

    “原来德妃娘娘在打这个主意啊。”张嬷嬷惊诧道,“她这如意算盘打得挺好的。”

    “她只能指望我们林家,所以为了让我们林家能支持她,她就想撮合贾宝玉和妹妹。”林淮玉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贾元春打这个主意,肯定会告知贾母和王夫人。贾母肯定是会同意贾元春这个想法,王夫人就不一定了,毕竟王夫人一向都看不上小黛玉。

    为了撮合贾宝玉和妹妹,贾母说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得提前回扬州。

    “我们得提前回扬州。”

    “提前回扬州?”张嬷嬷不懂林淮玉为什么突然决定提前回扬州,“少爷,您不是说现在热,等入了秋,凉快了再回去吗?”

    “贾元春想要撮合贾宝玉和妹妹,那么外祖母肯定会同意,你说她们会怎么办?”

    张嬷嬷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林淮玉的意思。

    “少爷,您是担心老太太她们会做什么?”

    “对,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必须提前回扬州。”他们现在住在荣国府,如果贾母她们真的要对小黛玉做什么,他们防不胜防。“我马上写信给父亲,这几天你们把行李收拾下。”

    “是,少爷。”

    此时,小黛玉正在她的房间里招待史湘云她们。

    薛宝钗拿着香菱抄写的故事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一边惊叹:“这故事写得真好,黛玉是你想的吗?”

    “不是,这是我哥哥跟我说的故事。”小黛玉小脸上是满满地得意,语气里也充满炫耀,“从小哥哥就经常给我说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我哥哥想的。”

    “林公子想的?”薛宝钗一脸震惊,“林公子真的是太有才了。”其实,她早就猜到这些故事是林淮玉想的,而不是林黛玉想的。

    贾探春也在看香菱抄写的故事,听到薛宝钗这么说,深以为然地点头:“林表兄真的是太厉害了。”

    史湘云也是满脸佩服:“没想到林表兄不仅会画画,还会说故事啊。”

    “我哥哥说的故事可好听了。”说书先生说的故事都没有她哥哥说的故事好听。

    薛宝钗看得是香菱抄写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好玩有趣,但同时又非常有意义。

    “黛玉,这本故事书可以借我看几日吗?”

    小黛玉十分大方的地说:“可以啊。”

    薛宝钗对黛玉感激地笑了笑:“谢谢黛玉。”

    贾探春和史湘云同时说道:“林姐姐,我也要借看几天。”

    “没问题,不过你们不要把书弄坏了。”小黛玉叮嘱道,“这可是我和香菱一笔一划抄下来的。”

    “林姐姐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弄坏的。”

    接下来,薛宝钗她们就和小黛玉讨论起林淮玉说的故事。

    姑娘们一说起故事就忘了时间,如果不是张嬷嬷进来提醒她们时间不早了,她们还有的说。

    贾探春她们走了后,小黛玉就去书房找林淮玉,把薛宝钗她们喜欢他的故事一事,献宝似地跟他说了。

    “哥哥,我把书借给她们看,你不会生气吧?”

    “你哥哥我是这么小气的人么。”林淮玉轻轻地捏了捏妹妹的小脸蛋,“这是你和香菱抄下来的,你完全有权利决定借不借,不需要来问我。”

    “我就知道哥哥你不会反对。”小黛玉满脸笑容,“探春她们说哥哥你厉害,还说哥哥你有才。”

    林淮玉故意逗弄妹妹问道:“那你觉得哥哥厉不厉害,有没有才?”

    小黛玉用力地点了点头,嘴甜地说道:“哥哥最厉害,哥哥最有才。”

    林淮玉笑道:“谢谢妹妹夸奖。”说完,他收起脸上的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黛玉,过几日我们就回扬州。”

    “回扬州?”小黛玉先是愣了下,随即双眼放光地问,“我们真的要回扬州了吗?”

    “对,等收到父亲的回信,我们就回扬州。”

    小黛玉满脸欢喜:“太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回扬州了。”

    看着妹妹这副开心地模样,林淮玉心里微微松了口气。他见小黛玉和叶夫人的感情很好,原以为妹妹会舍不得离开叶夫人,暂时不想回扬州。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哥哥,你之前不是说要等到秋天才能回扬州,怎么现在就要回去?”小黛玉心思比较敏感,立马就觉得她哥哥突然决定提前回扬州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哥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见妹妹这么敏感,林淮玉在心里无奈地笑了一声,别看小黛玉平时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其实心思非常细腻敏感。

    “没发生什么事情,就是我想父亲了。”

    “我也想父亲了,不知道父亲在家好不好……”他们来京城几个月了,她很是挂念父亲。

    “父亲在家很好,不过父亲也想我们了,所以哥哥决定提前回去。”至于贾元春的打算,林淮玉决定不告诉小黛玉,毕竟小黛玉还小,告诉她也没有什么意义。

    “那我们回去吧。”

    “你可以收拾你的东西了,不过我们回扬州一事,你暂时不要告诉贾探春她们 ,不然外祖母知道了,是不会同意我们提前回扬州。”

    小黛玉明白:“哥哥放心,我绝对不会告诉探春她们的。”

    翌日是端阳节,林淮玉他们一早就起来了。用完早膳,先去给贾母请安。给贾母请完安,他就带着小黛玉去了叶府。今天不是去叶府读书,而是以晚辈的身份去给长辈送礼,毕竟是端阳节。

    叶文赋得知林淮玉要回扬州,第一反应自然是反对,毕竟现在天气热了,他们在这个时候回扬州并不是明智之举。

    林淮玉把贾元春的企图跟叶文赋说了下,叶文赋听了后同意他们现在回扬州。

    叶文赋夫妇俩舍不得林淮玉兄妹离开,但是他们兄妹俩不可能一直留在京城,早晚还是得回扬州。

    “你们回扬州的船,我来安排。”叶文赋一想到林淮玉他们这次离开京城,要好几年才能见到,心中越发不舍。

    “那就麻烦伯父了。”

    “麻烦个屁。”叶文赋瞪了一眼林淮玉,“回去后好好读书,争取早点来京城参加会试。”

    “伯父放心,我会好好读书的。”

    “不要丢我的脸。”叶文赋心里有一百个舍不得,但是他并没有说出来。

    “我可不敢丢您的脸,不然您就不认我了。”

    叶文赋傲娇地说道:“知道就好。”

    林淮玉他们还要回荣国府过端阳节,没有在叶文赋这里久待。说了一会儿话后,兄妹俩就回到荣国府。

    京城的端阳节风速跟扬州的不太一样,但是大体上都是一样的。比如说在手臂上绑带青、赤、黄、白、黑五种的丝线,这样可以辟邪祛病。在大门上悬挂艾草,以避邪气。佩戴五毒香囊,香囊内装丁香和白芷等草药。香囊外绣着蜈蚣、蝎子、蛇、蟾蜍、壁虎五毒图案,以祛除毒气。还有包粽子和射粉团。

    今年荣国府的端阳节办的十分热闹喜庆,比往年要隆重几分,因为这是贾元春封妃后的第一个端阳节。

    林淮玉他们回来后,就跟着贾母他们去了隔壁府里。宁国府把京城有名的戏班子请来了,在花园里搭建一个大戏台,又是唱戏又是耍杂技,十分热闹。

    在宁国府用完午膳,就回到荣国府。荣国府也请了戏班子和杂耍,热热闹闹地唱了一下午。

    到了晚膳,两府的人在一起用。当然,男人和女人是分开的。

    用晚膳的时候,不管是女眷们,还是男人们都玩起击鼓传花这个游戏。

    女眷们玩击鼓传花游戏,最后赢家是史湘云。薛宝钗和小黛玉都藏拙了,让史湘云出了风头。男人们玩击鼓传花游戏,最后赢家自然是林淮玉,得到了贾政他们提供一袋金果子的彩头。

    ~~~~~

    为了能让林淮玉他们回去的时候舒服些和安全些,叶文赋直接给他们安排了官船,是二品官员才能乘坐的官船。当然,叶文赋在安排之前,有跟庆隆帝说了一声。

    “德妃想让她的弟弟娶林如海的女儿?”庆隆帝嘴角扬起一抹玩味地笑容,“她这个算盘倒是打得不错。”他忽然想到一件事情,“朕记得德妃这个弟弟从小衔玉而生。”

    “对,这件事情全京城的人都知道。”

    “德妃这个弟弟怎么样?”

    “不学无术。”

    庆隆帝讶异地挑眉:“不学无术?”

    “不仅不学无术,也毫无规矩。”叶文赋把从林淮玉那里听说关于贾宝玉的事情跟庆隆帝说了说。

    庆隆帝听了后,表情很是愕然:“一个衔玉而生的孩子竟然这么不学无术,朕有些意外。”

    叶文赋毫不客气地说道:“什么玉,不过是一块顽石。”

    庆隆帝指了指叶文赋,笑骂道:“你这张还真是……林如海的儿子就因为这件事情要带着他妹妹回扬州?”

    “对,淮哥儿担心他们继续住在荣国府会被算计。”叶文赋轻叹一口气,“还有,他们兄妹俩也想林如海了。”

    “听你这语气,你舍不得啊。”

    “臣自然是舍不得,毕竟淮哥儿这孩子很聪明,臣还没有好好教他。“在庆隆帝的面前,叶文赋倒是承认地非常爽快。“不过,他们来到京城有一段时日了,也该回去了,不然林如海还以为臣霸占了他的儿子和女儿。”

    “行了,朕允了。”

    “谢皇上。”

    庆隆帝同意叶文赋给林淮玉他们只有二品官员才能乘坐的官船。

    接下来,叶文赋跟叶夫人就不断地给官船上搬东西,衣食住行的东西样样都不少。不止如此,他们夫妻二人还送了不少其他的东西,比如说书籍、字画、布料、珠宝首饰等东西。除了这些东西外,叶文赋还安排了不少人护送林淮玉他们回去,毕竟京城去扬州的路途中不是十分安全。

    林淮玉打算在离开京城之前,把“悦己胭脂铺”和“将进酒酒庄”的一切事情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