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春秋时期,诸侯攻伐,无日不战。

    发下宏愿的各大派弟子纷纷下凡宏愿自己所应对的学说,一时间各种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一般,全都冒了出来。

    入世传道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扶持一个诸侯,让其强大起来,于此同时便悄悄传下自己流派的思想。阐教弟子不用说,他们有姜子牙所建立的齐国,在那边不急不缓的传播自己所应对的流派思想。而许多截教弟子也现学现用,扶持一方诸侯起来,用此招行事。

    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阐、教两教弟子互看对方不顺眼,怎能让对方的流派发扬光大,因为几教弟子在下界之前有过约定,不能再在凡间使用法力神通,便出现了另一种打击对方的奇特方式:代理人战争。

    阐教弟子大多化身在齐国传道,他们和原来的宗主国周天子关系比较好,从中一番运作。于是乎,周天子下令,不许某些流派在上层社会传播。在此间传道的截教弟子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一时间群情激奋。

    截教弟子哪里是肯吃哑巴亏的主,他们稍微一开动脑筋,便想到了应对之法:打击周天子的权威,让天下诸侯明白,所谓的周天子,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天下共主,他其实什么也做不了。

    多宝道人二话不说就扶持起了郑庄公,通过他来打击周天子的权威。

    郑庄公得到了多宝道人相助后,其势力暴涨,他宣先解决宫廷内部矛盾,同时又积极扩充军队,广开疆土,先后伐卫,伐翼、伐宋、侵陈,比武公更为激进,俨然以小霸自居,这就激起了周天子(周平王)的不满。

    周平王虽不满郑庄公的霸道,但他好歹还算老谋深算,没有轻动,因为郑国这些年来势力突飞猛进,已经不可小觑了。

    正当周平王准备徐徐图之的时候,突然疾病发作,驾崩了。

    桓王即位,周桓王对郑庄公不信任,起用虢公忌父取代庄公在朝之职。

    郑庄公不满,为此闹到朝廷,导致周郑关系恶化,以致弄到周王室与郑国交换人质,就是历史上说的“周郑交质”。(周王子狐与郑公子忽,作为人质互相交换。)

    郑庄公在截教的帮助下,一刻都没有停下扩充的步伐,他又派祭足带人割取温地的麦子,接着又取成周之禾,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

    终于周桓王忍不住了,免去庄公朝中司徒之职,又亲自带领诸侯联军讨伐郑国,被郑国的祝聃射中肩膀,史称“射王中肩”。

    当祝聃准备再射一箭时,被庄公阻止,说:“君子不欲多一人,况敢凌天子乎!”并派祭足慰问桓王,这一方面说明郑庄公作为“春秋小霸”已有能力与周王朝抗衡,另一方面仍作为周王朝另一方面仍作为周王朝之公卿,对周王朝的抗拒是有理、有节的。

    郑庄公治理郑国四十三年,是郑国的极盛时期,此时郑国疆土,南

    建栎邑(今禹州市),东建启封(今开封),北与卫、晋交错,西控巩、洛,胁宋迫许,威加北戎,常受王命伐叛臣,抗王命主公道。

    与此同时,截教弟子也在人间传下了各自流派的学说,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多宝道人传下的杂家、金灵圣母传下的阴阳家、无当圣母传下的名家、云霄娘娘传下的医家……

    尝到了甜头的截教弟子,更是举一反三,四处开花,谁叫他们人多势众呐!又先后扶持起了许多诸侯国来对抗周天子,其中佼佼者如南方的楚国,让楚国大行其道,一时间实力爆增,自个在南方称王。

    这时,回过神来的阐教弟子才蓦然发现,他们手中的王牌“周天子”已经成了徒有虚名的空壳,什么都做不了。反倒是哪些截教弟子扶持起来的诸侯国们全都禁制阐教弟子所传的流派传道,这简直让心高气傲的阐教弟子无法忍受。

    广成子和众多师弟稍加商量,便得出了应对办法,那就是以诸侯国对诸侯国。既然你截教能扶持起诸侯国来对付周天子,那我阐教何尝不能用这招对付你。

    阐教弟子一时间纷纷出世,去各地扶持起诸侯国来,其中最令人惊讶的就是太乙真人竟然把偌大一个晋国,一分为三,分作赵、魏、韩三国,此等手段,当真狠辣。

    阐、截两教弟子以另一种行事对决,其它教派的弟子心知肚明,但谁也不说破。

    这一日,黑鳞王带着兽公子大大咧咧的来到了齐国,准备在这里宏愿自己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