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青松酒店见到李启刚的时候,江洋才发现真人和想象中的差距有点大。

    他以为的这位老师应该是身材高大满面红光,严厉中带点和蔼……

    却没想到李老师身材瘦小且有些谢顶,年纪看上去着实不小。不过倒是精神十足,握住江洋的一双手显得十分有力。

    事实上李老师刚刚念过半百,因为下乡插队和进厂当工人的经历让岁月的痕迹明显了一些。

    李老师本身也是一位作家,而那个时代的作家也正因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历练出了深刻的文笔,这点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无法模仿的。

    李老师对江洋能来参数显得很高兴,但他更关心的是江洋近期还有没有坚持创作。

    江洋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最近在写一个长篇,不过是奇幻题材的。

    没想到李老师没有一点失望的意思,反而鼓励他说年轻人就应该多尝试。他有一个朋友在《今古传奇》杂志社,今年刚好要出一个奇幻版的专刊,江洋应该去那里试试水。

    这真的是意外之喜了,江洋本来打算让《诡秘之主》走起点的网文路线,没想到还有实体刊登的可能,于是对李老师的感激又多了几分。

    最后李老师鼓励他放松心态,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创作磨练自己的文字水平,他毕竟才高二,明年还可以再来。而且评委会里面有几个高校的老师已经对他很有兴趣了。

    这下江洋压力更大了。

    码字这种事,他已经兴趣不大了。他坚持写《诡秘》一方面是想挣点小钱,另一方面前期趁着记忆清晰已经把大纲和设定理出来了,现在看来水个一两百万字问题不大。

    这种轻轻松松赚钱的工作他是不愿意放弃的。

    不过最近大勇的事情刺激了他,自己一个重生者总不能一辈子靠抄书混日子吧。他打算大学的时候攒点本钱就尝试一下创业,也算对得起自己重活这一世。

    只是上大学的事,江洋心里有点没谱。

    他也不是没有努力过,只是见识过花花世界的他很难回到学生时代那个专注于读书的状态中来了。

    期末考试他给自己定的目标仍然是及格,按照这个成绩的话,上个三本都悬。

    能走保送这条路自然是最好的,但偏偏江洋这个“小作家”是个水货……

    比赛当天场地就在酒店的一个会议厅,监考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注意事项后就开始发放题目了,江洋一颗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还真找到了点高考的感觉。

    题目只有一个字,《茧》。

    题材不限,字数不限,3个小时,剩下的全靠自由发挥了。

    江洋咬着笔头想了半天,决定出奇制胜,他在稿纸上写下了他的题目,

    《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度娘百科给出的解释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信息茧房的思想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作为一个概念正式被提出还要等到06年桑斯坦发表的《信息乌托邦》一书。

    江洋恰好看过。

    这个概念其实是集合了信息论、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的一些东西,在江洋那个时代让人感同身受,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然而在04年的国内,在一个手机和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这个概念无疑是超前的。

    江洋写的小心翼翼,他用尽量克制的文字写出了一个被“信息茧房”所束缚的未来人的故事。

    没办法,稍微不注意就成为对未来的剧透了。

    严格意义上说,他写的是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