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求知是人的本性,人们为求知而求知,为智慧而求智慧,而不是一心想在哲学思考以后得到另外的东西。——亚里士多

    我是谁?这是困扰哲学的三大问题之首。任微青真是什么问题都敢碰!

    虽然没有被点名,但一凡道长也看得出来大家的意思。他是一位入了道的道士,这和之穿上道士衣服的道士不同。他没有世俗的羁绊,不会顾忌自己的颜面,也不会顾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只听得一凡道长答道:“那我就说说。我是穿行在时间走廊之中的一个过程!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却总是在迎合别人的喜好。在我的世界里,世界是我唯一的世界,我也是这个世界中唯一的我,我的世界和我总是依存在一起。”

    一凡道长的话没有开场白,也没有过渡和渲染,话语简练,直奔主题。任微青很喜欢这种风格。

    任微青又问:“我的世界中还有‘别人’,怎么破?”

    一凡道长仍旧语言简练,说:“虽然,我的世界会有‘别人’这种与自己对等的个体存在,事实上任何一个‘别人’都只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从‘本我’意识出发,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我’精心准备的,并且特别用心的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复杂的场景,‘别人’也是场景的一部分。把“我”自己和外界的一切独立出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外面的世界一切,另一部分是里面的自我。”

    任微青问:“如果从‘本我意识’的对立面出发,是不是这个世界和自我就毫无关系了?自我就成为这个世界的“透明人”?”

    任微青的思维有异于常人,一凡道长一开始接触到他就能感觉出来。任微青的问题看似很简单,但是深思之下却很深奥,逻辑十分的缜密。他很奇怪,一个搞自然科学的人,如何走到这些深奥的哲学思想实验中来的。

    极限思维,往往会让复杂问题显得简单。

    存在感是通过各种感来实现的。各种感形成了参与感,参与感实现存在感。这是一个极好的思想实验。在普通人看来,如果成为了一个没有参与感的幽灵,细思极恐!这一定是一种很恐怖的感觉,想想都很难接受。等同于死亡般失去参与感,却又死不了的感觉,如‘幽灵’般无可奈何地活着。

    相互欣赏的人无需过多的语言解释。一凡道长听出来这个“透明人”的奥妙之处。一凡道长不得不对任微青另眼相看,不禁自信打量起任微青来。这是一个十分不凡的年轻人,至少看起来十分的平凡。

    一凡道长说:“一个对于世界根本就不存在的自我,生死已经与这个世界无关,能自我意识到的‘我’也是相对于这个世界的虚无。在‘本我意识’中,‘无我意识’一直相对于‘本我意识’存在,‘本我’之区别于‘无我’意识,就是‘本我’一直在用‘我’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证明‘本我’的存在。”

    若要证明“我”的存在,唯一的途径就是参与到这个存在的世界中,并得到外部世界的回应,哪怕只是一瞬间,这一瞬间就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会自己找到最恰当的人生参照体系,这个参照系就是“别人”。

    以现在为时间界面,过去的我是面对未来的一簇信息背景。参与感就是这簇信息背景于新信息的“信息作用”,并形成信息驾驭质能关系与信息反馈的关系。反馈就是存在感。

    任微青也不得不对一凡道长学识另眼相看。一凡道长并非一个穿着道袍的术士,真正的宗教人士,果然学识非凡。任微青打消了对道袍的偏见,从内心接纳一凡道长是个学者、思想者的观点。二人相互打量,惺惺相惜!任微青心想:即使他是个道士,一定不是一个普通的道士。

    沉闷的话题制造了沉闷的气氛,讨论哲学从来都不轻松。

    为了调节一下气氛,任微青说:“怎样才算幸福感呢?”

    “幸福就是满足!”

    “活着,就是幸福!”

    “这要求真低!”

    任微青:“如此看来,人们还都算得上是幸福的。生活中那些漫不经心的不如意,只算是世界布设给自我人生中的一些不舒服的场景。”

    李厘米:“嘿嘿……可不,不舒服就是为了体验舒服做铺垫的。”

    “对!对对!……”这些教授附和着。

    任微青调节气氛的水平太差,几乎只是把哲学理论改换成哲学现象。这如同领导讲了一个不好笑的笑话,让下属听众们笑得很尴尬,只是为了配合笑话而施舍点笑声。任微青脸一红,暗自怪自己多嘴。

    倒是一凡道长老练,轻松化解了尬聊的气氛。一凡道长说:“与200亿年的宇宙或者45亿年的地球相比,人类每个人的寿命都只算一瞬间。生如白驹过隙,死如草木枯零。”

    “这个世界我们来过,也仅仅是来过而已。”李厘米也感慨说。

    “即使一生是得之不易的100年,再精打细算地经营每一秒,80年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间。”

    “至少,这一瞬间属于你。”和大智慧相较,李厘米的哲学显得过于寡淡。

    “是的,属于你!你大可以自我支配。然而,看看自己的周围平等地拥有这么一瞬间的人们,大多数人在疲于应付财富问题,而剩下的少数人在应付财富的高级衍生品问题。当官的永远缺更大的官,求财的永远缺更多的钱;正如乞丐只缺一顿饭,富翁却缺一个银行。官至大,不过九五至尊,至尊还会想到扩张疆域。”

    尴尬已经缓解,任微青再次接过话题:“在哲学思想实验中,货币是经济学中的定义吗?”

    李厘米说:“货币在经济学中是一种符号,用货币计量资源,使社会资源分配至合理状态,这是经济学的角度。但在政法学的角度货币是一种权利,社会资源支配的权利。货币是个体参与到群体的资源分配的计量标准,也是必须遵守的规则。用消耗、支配资源的方式,每个人都愿意增强与这个世界的关联关系,每个人都不甘心这种弱相关地位。这种支配的欲望,源于存在感原始信念。”

    存在感!三人行,果然必有我师!任微青竟然有些豁然开朗,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一切被留下的信息都以一种天择的方式甄选出来的。而这就是当前的生命。这包括我们人身体中的激素、潜意识、欲望、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