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话说太子元洪善被姜妃和刘当合谋毒杀,尸体被姜妃的贴身侍女悄悄的运到刘当的府邸,然后被刘当的亲信趁夜里埋葬在城外荒地里了。

    可怜堂堂太子就这样死在自己的亲人手里,比起他的哥哥还要不如。

    历帝卧在龙榻上,看着几经斟酌的议和款项,突然传来一声高喊,“陛下大事不好了,暴民包围皇宫了。”一个太监踉跄着跑进来,跪在历帝面前。历帝放下手里的本章,说:“宣赵奔卫戍皇宫。”

    “回禀陛下,赵奔将军已经派遣军队保护陛下了,可是暴民人多势众,将军请陛下千万不要出去。以免被暴民惊驾。”

    历帝苦笑道:“大势已去了,看来朕是没有机会保全宗庙了。去告诉赵奔,让他见机行事。”“遵旨。”太监风一样的跑出去,眨眼就不见了踪影。历帝突然觉得自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连一个太监都不愿多看自己一眼。

    赵奔身披铠甲,站在宫门口,身边是数千精锐的御林军和虎贲军,周围的街道上除了乞丐、野狗和落叶,就只有匆匆路过的路人。

    向历帝禀告暴民围困皇宫的太监一路跑向赵奔,赵奔问:“都说了?”太监说:“是,大人。您吩咐的都说了。现在他要大人见机行事。”赵奔点头,“很好。退下。”说着将一块金砖塞给了他,这太监的眼睛等的像一颗白花花闪光的珍珠,一把抢过来塞进怀里,“多谢大**恩大德。以后还要承蒙照顾。”一溜烟跑的没影了。

    赵奔鄙夷的说:“有其主,必有其奴。呸——”

    不久,刘当坐着马车来到宫门前,对赵奔使了个眼色,就进入宫门。随后其他的文武官员的也陆续赶来。原来,刘当谎称历帝召集他们做最后一次朝会,商议议和的事。因为是最后一次的缘故,所以这些官员都纷纷到齐。

    虽然往常历帝根本不举行朝会,但是随着战事吃紧,朝会渐渐多了起来,加上大兵压境,有赵奔率军看守宫门也没有什么可疑之处,所以这些官员都低着头亦步亦趋的进入宫门,到议政殿恭候历帝的大驾。议政殿里满满登登的全是卫朝的官员,连平时进宫议政的资格都没有的小官也挤在这里。

    刘当和他们一一问候,也等在这里。可是,历帝却根本没有召见他们。所以一只等到中午,也不见历帝的消息。有些官员就开始不耐烦了。问刘当:“丞相大人啊,陛下是不是又不来了,我们还要等吗?”刘当脸上对着笑容,说:“等等吧,陛下还在生病,可能还要等些时候。”

    听刘当这样说,自然就没有理由不等。

    可是他们在宫里等待根本就不会来的历帝,那边赵奔吩咐手下封闭所有的宫门,加派人手看守宫门。自己亲自带人去街上,从怀里掏出一张名单,上面是所有参加朝会的官员的名字、住宅地址、家眷名字,说:“把名单上的地方都给我搜一遍,名单上的人都给我抓起来。走漏了一个军法从事。”

    是——一声令下,数千名士兵涌入大街小巷,将这些官员的家查抄,将他们的家人全部抓走,胆敢反抗的就地打死。很快就抓了数百人,全部押送到刑部、大理寺的大牢,等到下午未时,两座监狱已经被装满了。赵奔只好将剩下的人关进皇宫闲置的朝房里。等名单上的人都抓了,住宅都抄过了,就进入皇宫议政殿。

    议政殿里的文武官员白白的等了一天,却连一个太监也没见到。正在议政殿里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狐疑满腹时,赵奔带领几百名禁卫、虎贲闯进议政殿。吓得这些官员傻愣愣的看着,“赵将军,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李从打进来了?”

    赵奔说:“不是。是城里出现暴民,我们已经被他们包围在皇宫里了。现在我们只有想办法冲出去向李从投降才能活命。”

    一名尚书站出来说:“不可能,如果是暴民围攻皇宫,为什么这里听不到喊叫声。一定是你危言耸听。赵奔,你居心何在?”

    这时刘当已经悄悄走上了放置龙椅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