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六•一”国际儿童节快到了。那天儿子说:“爸爸,老师说'六•一'让每个同学做个宣传自己的东西,我做什么呢?”

    我一听,乐了,指着书桌玻璃板下压的自我宣传栏说:“这个放假时做的东西就是你宣传自己的最好作品,估计全校没第二个学生有这么辉煌的战绩了!”

    “肯定是。”儿子自信地说。

    中午,孩子拿着自己发表作品的宣传栏上学去了。下午,他表情沮丧地回到家,说:“爸爸,老师说不要这些东西,学校要的是上学以来获得的各种奖状那类东西。”

    儿子的话给我来了个透心凉。当奖状荣誉那类东西决定学校评价方向时,最多不过十年学校育人功能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因为除了分数孩子的所有自我努力都会视为无用。面对这一困惑局面,我应把对未来的真实判断告诉王喜乐,因为他已开始产生分析生活的心智了,也只有不断加强孩子对生活真实性的认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灵上的困惑。想到这,我说:“喜乐,你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要这个吗?”

    “想。”

    “因为学生考试分数与老师的钱直接挂勾,所以老师只承认与分数有关的东西。”

    “我明白,我明白,我明白这些事情了。”

    “明白什么了?”

    “明白了以后好好学,争取考出好分数让老师承认自己。”

    “喜乐,如果你那样做将会陷入学习的泥潭,内心很难获得精神上的力量,难以战胜强手。爸爸训练的学生有好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他们中间学习特别好的也不少,怎样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比赛的英雄,并成就人生其中有很深的学问。”

    “啥叫国家二给运动员?”儿子抢着问。

    “国家二级运动员是国家对运动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跳玩跳多远才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儿子马上问自己有兴趣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