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说来奇怪,游戏进入孩子的生活后,虽然大人督促的方式有所变化也不是那么紧了,但定时写作业反而有了眉目。这样转眼到了“五•一”,我们决定趁着“黄金周”回妻子的老家转一趟。由于一回来就到了上学时间,我让儿子定个写作业计划。这是一次从头到尾都值得纪念的旅行,我想在这次旅行行中所发生的事,只能发生在像我这样对待孩子的人身上,别人家就难说了。

    第二天当太阳压过朝霞,阳光穿过院子里葡萄树藤蔓的缝隙照到窗子上折射出道道美丽的光环时,妻子用雪白的纤手往下一指,“王健华,结緍这么多年今天壮劳力终于派上用场了,省得你一天到晚劲没处使领着儿子乱跑,把地下的两个大包提上。”妻子说的是轻巧,可我提的就费劲了,好在班车站离家只有不到十分钟的路。

    相爱的人走在那都是快乐的。王喜乐背着他的小书包,一会前一会后,直给我帮倒忙,劝也劝不住。

    到了汽车站,儿子早窜到车上隔着车窗向我打起了招呼。待我放好行李上车坐稳,车站的噪杂离我而去。随着楼舍、巷道、原野向后移动,没过多久汽车的低沉声成了催眠曲,儿子眼皮上下打起了架,原来想像中的热闹并没有出现,看来电影中的许多场景是虚构的,不符合孩子的生理现实。

    车跑了160多公里,妻子摇醒我说:“贺兰山到了,把儿子叫起来看看山。”

    山里的天气变化多。刚开始进山的路较平缓,阳光直直的有点烘人。天上没有云。进了山,天空仍是蔚蓝与平静的,风却在头顶上匆匆使过。车里感觉有些凉。越往里走山色越秀丽,我和儿子的眼睛随着车的移瞭望山上密密山草覆盖下的山峰与溪谷。汽车在山里绕弯,太阳也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喜乐,山里的景色美吗?“我问。

    “美,”儿子说,“爸,你看山上怎么有那么长的土墙?”

    “那不是土墙。是长城。”

    “骗人。长城很漂亮,书上有照片。”

    “书上的长城是高级长城,叫八达岭长城。上面能跑战车,军队能打仗。”

    “那这个长城上,一不能不能跑车,二不能站人,有啥用?”

    “马能越过去吗?”

    “不能。”

    “古代的时候,这里打仗主要是骑兵。你想土长城有用吗?”

    “有,非常有用,马跃不过去。游戏中有这种场面。”儿子有了联想。

    到银川,上火车,我和儿子打起扑克,玩了一会他坐不住了在车厢里走动。这是锻练胆量的好机会。火车驶出临和,开往包头有个区间要运行一个多小时。“喜乐,你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吗?”我说,“你要敢,我给你买好吃的。”

    儿子站在那皱起眉头,耸耸肩,嘴里说着一些理由。显然,面对如此之多的陌生人,他没有这个胆量。

    “喜乐,你看到后面不远。”我俩把头伸出车窗外,一数,向后有五节车厢。

    “喜乐,你是个勇敢的人,白天不敢走这么几节车厢才怪呢。”我顾励地说。

    “要是坏人把我领走咋办?”

    “火车一小时内不停车,五节车厢只有一百多米,你若二十分钟不回来,爸爸就报告警察叔叔去抓坏蛋。”

    二、三分钟后,儿子在鼓励声中怯生生地向后走去。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走向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那里没有一个他认识的人,和熟知的一环境。

    过了二十分钟了,妻子沉不住气,要我赶快去找儿子。“王喜乐回来了,”我指着前面车厢门,说,“待他过来我们用报纸挡住脸看他能不能找到。”

    儿子走过来,两头看了看,就走了过去。我们放下报纸,看着他慢慢走到前面那节车厢里去了。我站起身走过去叫住他。他扑进我的怀里说道:“爸爸,吓死我了!我怎么找不到你们了。”

    “你走过了,怎么能找到。”

    “走过了。我怎么没发现?!”他瞪着眼睛说。

    “车厢模样都一样,只有记住车厢号才能找到。”回到座位我说,“人上学干什么?”

    “学知识,争取考出好成绩。”

    “不对。学知识是为学会克服困难行走天下做准备的。上学你学了许多安全知识,参加安全知识比赛还获得了第二名。可在这么几节车厢里却找不到爸爸妈妈,说明你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是无用的。”我说。

    “爸爸,这么多车厢我怎么才能记住座位?”

    “知道车牌号吗?”

    “火车也有车牌号!它在哪?”

    “在车厢的两头。爸爸领你去看。”

    “我们是六号车厢。”

    “你走到头了吗?”

    “到了。”

    “看到什么?”

    “最后一节车厢里没有人,都是些袋子和箱子之类的东西。门不开,进不去。”

    “那是邮政车厢。你真是勇敢的好小伙。”我说。

    一种成功的美妙迅速传遍了儿子全身。他有胆子在车厢里众多陌生人面前来回走着玩了。

    下午,到了餐车开饭时间。车厢里气氛热烈起来,邻座有几小孩随父母去餐车吃饭,儿子也要去。我说道:“可以去,但有个条件。”

    “啥条件?”

    “上次向后侦察任务完成的很好,这次向前,路程要远一些,报告了侦察情况就去吃饭。你敢去吗?”

    “这有啥不敢。”

    一阵阵,儿子回来了。说:“爸爸,餐车里吃饭的人可多呢,餐车那边的车厢能睡觉,走道上人少,能跑,最后一节车厢没有人,还能看见车头。”

    “喜乐,你出色的完成了侦察任务。怎么会这么快?”

    “列车只有一节六号车厢,只要不是六号车厢我就迅速通过,所以特别快。”

    “聪明。”我说,“没有人的车厢叫通勤车,是火车工作人员休息的地方。”

    “爸爸,前面的车厢能睡觉,我们去那儿吧!”

    “那叫卧铺车厢,咱们这叫硬座车厢。我们路程短,没有必要坐卧铺。买什么票,坐什么车厢,这是规定,不能乱坐。”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