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切顺利,仿佛时间也过的快了,不觉得寒假以到二月二十日。

    晚上,我们一家人在看电视,电视上有位官员在作“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演说。

    “爸爸,你别听他的,他在骗人。”儿子认真的说。

    “喜乐,你这话是怎么说的,你从哪听来的?”

    “我们在外面玩,旱冰场、市场、网吧里的大人,都说现在当官的说的比谁都好背地里比谁都贪。”

    王喜乐的话,触及到了人类社会最敏感的一根神经。对于教育来说要用他能理解的方式把本质的东西告知他,因为生活就是善与恶组成的圈子,谁越早明白其中的道理对谁的进步越有利。

    “喜乐,官员贪污是当今社会才有的吗?”

    “我不知道。反正大人都这么说。”儿子摇摇头说。

    “我明确告诉你,自地球上有人类社会后官员贪污就存在了,直到现在人类也没搞好这一政治文化建设。你看中东是不是天天在打仗,它都是官员贪污使民众离心离德造成的。别人怎么说我管不了,不管懂不懂你要牢记——我们的党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党。等你长大待心智完全成熟的时候,你会明白爸爸今天所讲的话。”

    “爸爸,我根本听不懂您说话的意思。”儿子不解地说。

    “不明白。那我变个角度说说看你能不能明白点。人只有从小学好文化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贪污问题。”

    “爸爸,文化不能打人,不能骂人,昨能解决问题?”

    “文化通过建设那它会演变成制度,而制度又可以改造人心,使之起到改造人作用。喜乐,你知道《论语》这本书吗?”

    “爸爸你没问题吧,前几天我才把《论语》读完,还是你让我读的。”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可惜我们没有使之转化成制度那类东西,没有产生相应的文化力。反观《论语》在日本社会却在发挥出了重要文化作用,因为一百年前日本也是官员贪污横行,在《论语》的影响下社会上掀起了'重义'还是'重利'的争辩,与我们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在争辩中,一些人利用在日本社会上根深蒂固的儒学知识,对其重新解释,寻找到传统儒学伦理观与近代资本主义伦理观的结合点,并取得成功。其代表人物是被誉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创业者'的涩泽荣一。涩泽荣一早年攻读儒学,一度投入政界,后弃政从商,先后创立参予建立第一银行、日本邮船会社等五百余家企业,成为著名的实业家。在从事实业的40余年里,涩泽荣一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并写了一本名著《论语加算盘》。他指出: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否认富贵是‘人之所欲’,关键在于所取之道。涩泽荣一认为所谓道,指的是‘公利公益’,就是国家利益。个人或企业追逐利润、增殖资本,如果对增强国家实力有益,就是光荣的,符合‘道’的‘大义’。这样,涩泽荣一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大智慧,他以国家利益为媒介,把义与利统一起来,在《论语》的基础推衍出一套‘道德经济合一论’。涩泽荣一是一种社会本位伦理观,与西方个人本位伦理观不同,这种文化通过几十年的渗透影响到日本全国。直至今日,涩泽荣一的著作在日本企业家中仍然很受推崇。

    喜乐,你记不记得去年看奥运会我给你说:在六十年代有‘日本制造’的商品由于质量问题遭人鄙视,1964年第十八届东京奥运会极大地激发了大和民族的自醒意识,到了60年代后期,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日本货成为优质、高效的同义词。我还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应验了'国运兴,体育兴'这句话。”

    “记得。”

    “其实,爸爸所说的只是表面现象,是为了符合写文章的需要。真正让日本产品以质量成名于世界的是'涩泽荣一社会本位伦理文化所起的育心作用。‘在日本,公司是延伸意义上的'大家庭’,职员就像家庭的一员,尽管他们也有个人的私生活、自己家庭的私生活,但公司对职员是很注意的,就连家里有几口人,什么时侯结婚、结婚以后配偶生活得是否美满都要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家庭生活安定与否,对职员本人的工作情绪和心情都会有影响,作为'大家庭'的家长不关心这些问题是不行的。

    遵守公司的规矩、公司公共利益优先是很突出的日本式习惯。当公司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发生矛盾时,日本人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个人利益。另外,当公司的方针和政策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日本人虽然可以陈述反对意见,但在大家的意见决定以后,必须服从大家的意见。如果不愿埋没自己则要离开公司,但这种情况非常少。

    有时公司的利益也会和社会的利益不一致。例如,干了一些对公司有好处的事,但却构成偷税罪,或涉嫌行贿受贿。如果当政府追查得很紧、终于纸里包不住火时,就有殃及公司上层之虞,这时,当事人就要自己承担罪责,或者引咎自杀;留下一句“公司是永存的“有名的庄严口号从大楼屋顶上跳下去牺牲自己的并非绝无仅有。

    同样,部下犯错误或多次侵吞公款的情部位况也屡有发生。如果在中国上级会把一切罪名推给部下,有时还会向警方告发部下,总之,是要想方设法以免连累自己,或给自己招来麻烦。但日本人则相反,身为上司的人将引咎辞职。因为有监督不利之罪,即使不直接在法律上构成犯罪,上级也不逃避或隐匿。

    日本公司把这种共同意识培植到每一个职员身上,再转化为对品牌尽忠意识,视品牌的生誉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日本公司就是由受过这种训练的公司职员构成的,虽不能说到了一丝不乱的程度,但却形成了在其它公司难以做到的上下配合的共同意识。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企业如此,社会如此,个人也是如此。像你刚上学常跟同学打架,经常逃避打扫卫生,而现在这些事你都愿意主动干了,这就是集体主义文化上升的表现。如果一个班级一个社会,一旦形成一种共同的群体文化价值观,如同民众心里播种了美丽的种子。他们爱自己的国家胜过爱自己,愿为的国家尽到自己的责任。日本正是在《论语》这种文化影响下,他们在协作感、荣誉感、归属感、成就感、责任感等方面,产生了与别得国家完全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