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真的,我真那么美?”

    “当然。”

    妻子笑着转了几个圈,脸上堆満女人的美被承认后的笑。“今天我看了一篇和你一样漂亮的文章。”我说。妻子不以为然地说:“又是少年科技班的?”

    “不是,是位教育大师对教育简洁而精辟的见解。大师说,教育是从天性地爱这棵小幼苗开始,把孩子抚育成仁慈博爱的大树;从整理杂乱野根开始,把孩子培养成具有神圣正义感的智者;教育要把那些为可怜的自我赢得权力和名望的野心之人,变成为国家、为民族赢得胜利的壮士;教育的本质是给孩子注入一种永不死去的精神,孩子一旦拥有了这种精神必将成才。”

    “看来,今天你的大师对你影响挺大,”妻子说。

    “千真万确。你也看看?”

    “有必要吗?”

    “为教育孩子,我觉得为人父母都有必要看看,就像我看你漂亮的脸一样。”

    “话不过三句就不正经了。我看看。”

    我拿出书翻给妻子看。一会,她从沙发上坐起来,瞥了我一眼,表情很疑惑,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又被文章中的什么给吸了回去。妻子放下书。“怎么样?”我问。

    “没什么。”妻子把刚放到茶几上的书又拿了起来。文章的观点确实引起了她的注意。一切静静的,听得外面传来沙沙声,出去一看,才知道下雪了,我进家跺了跺脚,“你又要往弄脏地,”妻子说,“嗯!今天的地怎么这么干净?”

    “刚才我把家彻底打扫了一遍。”我说。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妻子在家转了一圈,说:“炉台也擦得这么亮!你又有啥鬼主意想讨好我?”妻子的话正说在我的心坎上,“是的,我想谈谈孩子去学习班的事。”我说。

    “没什么谈得,成绩明摆着,不赶紧补能行?不补,就是父母没尽到责任。你说是不是?”

    妻子的话,软得比刀子不知厉害多少倍。

    “怎样才是真正对孩子的成长尽到责任?这段时间我们看了不少有关少年科技班的报道。那些选拔出来的大量神童,国家为其投入了大量最优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按理说都应个个成为栋梁之才才对。实际呢?”我说,“送孩子去学习班,实质上是一种变变异了得少年大学班,肯定是开始图了个热闹,到最后反而耽误了人的发展,性格上难以与社会生活相融。”

    “学习班是对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妻子说。

    “学习班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智力开发,而是知识符号训练的游戏。就拿我们中学老师有些同事家的孩子来说,小时候早早参加各类学习班,早出晚归,考试分数出奇得好,被誉为神童,孩子一度追求知识,爱好书本,倍受老师宠爱,分数方面的优越感铭刻于心。到中学,当学习领先地位受到冲击,他们表现出恐慌,他们想在学习上重新夺回领先的位置,但在困难面前放弃了,原有的学习热望荡然无存,有的彻底断绝了学习念头。他们的外表和举止向内心的堕落看齐;走起路来吊儿郎当,毫无正经,不知好歹,抽烟喝酒,与父母打架。你也常听这些老师说自己从小对孩子多么好,教育抓得多么紧,竟没想到孩子是这么个结果!这就是训练式知识教育的结果,这种结果将来一定会随社会物质的丰富而极速放大。欧洲就是有这种经历。”

    “你句句是实话,但我们是中国。”妻子神情嗫嚅地说,“现在的孩子真说不上,去学习班也不敢说将来有什么好结果,不送还不行,真是愁死人了!”接着她拿起书指点着说:“如果按书上说的那样,将来待儿子长大了反而变成了孩子,那生活还有个啥意思!”

    “这就对了,”我说,“大师对教育简洁的总结,能让人溴到教育的真谛。谢天谢地,今天我能看到这么好得文章和这么漂亮的老婆。”

    “得,儿子的教育到底怎么办?”妻子说。

    “我要教会儿子玩,并在玩中自己学会创造快乐。”我说。

    “这是什么教育?”

    “父母与孩子玩的能力,决定了家庭未来的亲情,而玩中的快乐孕育着美好的人性,孩子有了好的人性,进入社会成才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一字一顿地说。

    “现在只看分数,谁还管人性。”妻子轻声反驳。

    “说起分数我对经常提及并不断加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育很有看法。这种“双基”统治下的教育,国家必然步入危险。教育的双基应是人性与身体。人的智能天生就大,身体弱之,而人性是空得。人一旦有了好的人性,就会对自己的发展提出要求。这是生灵的本性。

    “好像挺有道理。”妻子说,“先抓身体与人性,在中国没听谁这样教育过孩子?现在的学校与父母哪个不是天天在抓分数,他们比你懂得少吗?”

    看来这几天对妻子的心理渗透工作大见成效。“谁都知道,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一直创造着金牌的神话,但国家却无人摘取科学的王冠。”我动情地说,“世界对教育有一个不成文的评价法则:一个国家若在29年内没有诺贝尔科学奖,它的教育体系就是一个失败的体系。我们的教育体系运行何止29年?我们的教育把绝大多数先天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早早就判了‘死刑。’而西方在学生时代学习差,最后登上科学文化之巅的人有瓦特、牛顿、爱迪生、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这在中国想都不敢想!如果以现在的评价标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爷爷也啥都不是啥了!”

    “老公,说了半天,你还没说怎样才能教育好咱们的孩子?”

    “教育孩子,家庭必须有明确的方向。你说东他说西永远教育不好。早期专门化的知识训练是孩子大了以后厌学,缺少自我进步的根源。新教育的路在哪我也不知道,需要探索。但我必须再一次说明,没有玩,孩子与家庭的亲情度就会下降,我希望你能支持我好好考虑一下去学习班的事。”

    “我知道你要说这个,”妻子从沙发上站起来,在地下狠狠跺了跺脚说,“你拿什么让我相信你?这关系着儿子的一生啊!”

    “人们都说体育训练影响学习,这些年我培养的运动员多次夺取过盟高考状元;也有人说一个五、六百多人的子弟学校想在竞技体育方面出成绩是不可能的,而我的学生夺取过全区冠军。在这个过程中符合学生身心的德育工作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么多年我带出的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好坏都能在社会上自强就凭这个。”我信心百倍地说。

    “妈妈,我不想去学习班。”儿子冷不丁插了一嘴。“全是你得事,还敢多嘴。”妻子狠狠地噎了儿子一句。妻子没了主意,过了一会,她慢慢地说:“我想你是对的。不过,你乌七八糟的办法太多,千万别把孩子弄成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

    多天在那种神谕的指引下我的努力有了回报,这也意味着没了退路,我必须探究到教育之道才能解救自己。此时此刻,我有一种被人信任的感动。“喜乐,去,给你爸买瓶啤酒来。”我说。

    “也给我买瓶饮料和好吃的。”儿子说的比我还快。

    “行。”

    不一会,儿子回来了,他喝饮料我喝啤酒。儿子问:“爸爸,你今天为啥这高兴?”

    “ 因为我和你妈对家里最糟糕的问题取得了共同意见。”

    “什么最糟糕的问题?”

    “就是你的学习问题。”一说到学习,儿子眉头紧蹙,脸转向窗子。我说道:“喜乐,给,把这块肉吃了。”

    儿子扭过头,接过肉,默默地吃,没一点声息。“喜乐,每个人的想法都应受到尊重,当然也包括孩子的想法。你不想去学习班,你妈同意了。”我说

    儿子一听不送他去学习班,高兴的冲到妈妈身上,“淘气死了,淘气死了,你把我的衣服都闹油了……”妻子与孩子的欢语让家里顿时春意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