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去掉左脚,我成残疾人了。”

    “这跟学习是一个道理,因为踢足球你把写作业给去掉了,时间一长,你不成了学习上的残疾人了吗?”

    “爸爸,道理我懂了,写好作业不就是一小时的事情吗。”

    过了一周,那天下午王喜乐来到中学训练场,还没张口说话,眼泪“刷”地留了下来。我一看,知道情况不妙,因为近一时期他在中学与初一那帮女学生打篮球,场上已有些“王者”的风范了,没什么事会让他轻易的哭。

    “比赛踢输了?”我关心地问。

    “什么踢输了,全是其它班老师当裁判给偏心偏输的,”儿子愤怒地说,“他们班的学生在禁区内手球不吹,我们班的就吹,要是给我们代课的老师当裁判,我们绝不会三比二输掉比赛。”

    青春期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以前踢球只管闷头踢,谁还管什么裁判因素,玩好就行了。

    看来,这场足球比赛所引发的情绪对王喜乐影响深刻的,甚至对这个年段的同学都有影响。因为在听王喜乐说话的时候,他全身都在气的发抖,脚还不停地在地上踢这踢那,似乎有种想拚命的架式。

    “喜乐,人是有感情的。体育比赛也是这样,绝对的公平永远不会存在。”我微笑着说,“看把你气成什么样了,能有这么气吗。”

    “怎么不气,不管怎么说老师就不能偏心。”儿子气气哼哼地说。

    “你不是也与爸爸看NBA姚明火箭队的比赛吗。NBA那么高水平的裁判也有犯错的时候,况且主场裁判的偏心也是明显的,更不要说学校班级间的比赛了。话说回来裁判犯错误是容许的。”

    “为啥?”

    “裁判规则给了裁判犯错的空间。运动员则不容许犯错。”

    “为啥?”

    “运动员犯错就要承受比赛失败的痛苦,”我说,“裁判员犯错最多下去总结一下过失。这跟你上学一样,老师上课犯了错,最多笑一笑,然后说声没注意就过去了。如果你学习犯了错,考试不及格,就要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甚至叫家长,所以一切公平都是相对的,时常出现些风雨及忧伤是很正常的事。输了球,哭闹埋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种情绪只能让问题更糟。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增加自己的本领,下次比赛把球多射入对方球门里一颗。”

    王喜乐摸去了眼泪,他走到蓝球场边,对着那些正打篮球的大姐姐们说:“带我一个。”

    输球怨裁判,失败找理由,客观永远大于主观,是很多人面对失败常见的习气,唯有良好的体育教育才能改变这一习性。

    两天后,王喜乐他们要进行第二场比赛,中午时他说:“爸爸,下午我们要跟五(4)班比,他们班有个学生叫郭磊,年龄比我们大,特厉害。如果让刘磊盯他,刘磊有些胖,转身不灵活;如果让王超盯他,王超个子小,速度不快。想来想去,还是我最有可能盯住他。虽然我们班实力比他们弱,但要是我能把郭磊盯死不让他得分,说不定比赛还能混赢。”

    “喜乐,你的想法很好,但比赛场上想盯住对手要有很强的注意能力,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说,“不过比赛场上无论对手多么强大,永远不能放弃争胜的信念。下午好好踢,爸爸去给你助威。”

    当时,我对王喜乐盯死对手的想法只是轻轻一笑,因为我打了二十多年的比赛,在场上专门盯死一个对手,对大人来讲也不容易做到,况且是爱赶热闹的孩子。肯定比赛一开球,就高兴的什么都给忘了,谁还能记得专门盯人这档子事。

    下午我来到赛场观看比赛。比赛中,球出现在儿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他会主动出击去排险,无论排险成功与否,儿子的第二反应总是马上找见比自己高半头的18号,弄得这位学校踢球最厉害的人,整场比赛没进一个球。

    比赛结束了,王喜乐他们以二比零输掉了比赛,我过去拥抱了儿子,然而他并没有对我多说什么,而是与一帮小队友簇成一团,叽叽喳喳说道着比赛。过了一会,我望着那团走向教学楼的背影,它分明是在告诉我——孩子的团队意识是从这里产生的。

    下午训练,王喜乐来到中学说:“爸爸,今天比赛郭磊让我盯的一颗球也没进,他气的还用脏话威胁我。”

    “比赛过程我全看了。郭磊威胁你你怕吗?”

    “不怕。”

    “对,人就是为战胜困难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今天你在场上那股盯人的灵活劲,真让爸爸佩服。”

    “可我们输掉了比赛。”

    王喜乐说完话就与那些大孩子打篮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