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天蒙蒙亮,纪白就被扣门声惊醒。

    “是我,纪公子!”徐宿在门外道。

    “是你啊!这么早?我还没睡醒呢!”纪白睡眼惺惺地开了门,便又往床上赶去,从来都是自然睡、自然醒的他,不习惯这种被催的感觉。

    “我们要走了,我来看看你的伤!”徐宿叫住纪白道。

    纪白一听徐宿要走,睡意立散,转头便问:“你们要去哪里?”

    “离开这里!这里马上要打仗了!”徐宿答。

    “什么?”纪白诧异万分,要打仗?赶紧几步赶到窗边,打开窗户,伸头一看,街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逃难的人一个个又挎又背,又推又拉,女人抱小孩,男人扶老人,前脚碰后脚,肩膀挤肩膀,朝城外方向奔涌。

    昨夜这里还是万家灯火辉煌,怎么突然就!

    但转头一想,也不难理解。

    “是冀王和麟王吗?”纪白问徐宿道。

    “是的,蜀国多地守军受麟王召唤,直奔王城,与此同时,宝珍从桐城前线调来李鑫大军,也在往王城赶!”徐宿答。

    “好吧!”纪白怔怔地道,脑袋依然有些蒙,一夕巨变,竟然就在眼前!

    只听徐宿又问:“这里不安全,我们要去齐国,纪公子要和我们一起吗?”

    纪白顿了一下,心想这下可真是随风东西流了。

    “啊,好啊!那就一起吧!”

    醉风楼前,徐宿、纪白向陶伯辞别。

    “陶伯,你也尽快准备离开吧!”徐宿交代陶伯道。

    “公子放心!我安顿好这边,随后就走!”

    徐宿点点头。

    却见列岫挤过人群,步履匆忙、朝这边走了过来。

    “阿宿,我们的马昨晚栓在外面,被乱民抢了!”

    “啊!那我让伙计去牵店里的马。。。”一旁陶伯提议道。

    “好的,多谢陶伯!”徐宿道。

    于是,陶伯进去安排马匹,留下徐宿他们三人等在门前。

    望着眼前一片兵荒马乱!

    只见街上人群,各个脸上写满了惊慌,犹如热锅上的蝼蚁,拼命四逃!虽然,这么多年来,帝国边疆战乱频发,但这里作为蜀国腹地,承平已久,从未有战火波及!人们也时常听到有人去远方打仗,有的回来了,有的没回来,但那都在遥远的远方!

    却不想,自己世代安居的地方,一夜之间,便要天地倒悬!朝夕之间,就要化为战场!

    其实,这么多年,类似巨变已上演数次,只不过,大半都是蜀国强加他国。

    一个妇女匆忙之中错失了孩子的手,悲喊着孩子的名字,而那孩子就在人群的另一边,他甚至听到了妈妈的喊叫,但就是挤不过人群,急得直哭。

    纪白见状,便一脚蹬起,抓住那孩子的肩膀,再腾空几步,便把他送到了妈妈面前。

    “多谢公子,多谢公子!”那妈妈拜谢着,领着孩子走了。

    纪白站在原地,忍不住哀叹道:“问苍茫大地,前程何在?”

    “纪公子,还走不走!”列岫朝着纪白冷冷道。

    “我马上走,岫姐姐!”纪白道。

    他对列岫言听计从,总觉得列岫很温柔,想去亲近她,虽然列岫真的一点都不温柔。

    纪白转身,从陶伯手里接过马绳,跨步骑上,跟上了徐宿和列岫。

    却发现,马被人群挤着,根本走不动,只好下马步行,一手牵着马,一手拨开人群,好不容易才出镇子。

    一路上,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以前蜀国讨伐他国,怎么乱都只是边境乱,或者别的国家乱,如今却是自己国内乱。

    逐渐往东,逐渐远离王城,情况才逐渐安定些。

    一路的快马加鞭,一路的马不停歇,终于在这天傍晚,几人逃出了蜀地,进入了齐地。

    正是草长莺飞五月天,和风送暖,万物蓬勃,路边稻田刚抽了穗,齐刷刷的铺向天边,夕阳下,泛着金绿色的光芒!让人想起丰收的喜悦!

    不远处绿荫里,掩映着几户人家。

    “前方有村镇,我先去看看!”列岫对徐宿和纪白道。

    “师姐小心!”徐宿道。

    列岫摆摆手,便挥动马鞭,策马而去。

    望着列岫的背影,纪白羡慕地对徐宿道:“岫姐姐对你可真好!”

    “我们一起跟师傅学医,自小在一起,除了她在南伽那几年!”徐宿道。

    纪白便感叹道:“你们情同手足!真是令人羡慕啊!”

    徐宿没有接话,眼睛望着远方。

    “她出来了!”徐宿道。

    纪白抬头一看,列岫在朝他们挥手,示意他们过去。

    “我们今晚歇在这里吧,我已经找好一家农户!”列岫道。

    两人跟着列岫,来到了一农院前,那院子被一圈竹篱笆围绕着,院子里有一座小木楼,还有一群母鸡咯咯叫着。

    然后就见一大伯从小木楼出来,几步赶过来,开了小柴门,来迎他们。

    “几位公子,往屋子里吧!”那大伯热情地道。

    乐呵呵地引着几人到了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