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方行之继续讲下去。

    方相士拐卖人口是在南宋末年开始,当时四川已经被蒙古拿下,对南宋形成包夹之势,方相士就趁着社会秩序的崩坏的时机大肆拐卖人口,主要是女子。后来整个元代近百年时间,方相士拐卖女子的做法得以保留,甚至借助元代的奴隶制度得以站到明面上来。明初太祖皇帝的时候,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社会重新树立起汉制,方相士一族当时已经利用族权把控地方几十年,一时间没有拐过弯来,成为太祖皇帝明刑弼教、重典治世的思想下第一批被宰杀的鸡。

    当时他们主支被抄杀数百人,甚至有人成为《大诰》三编中的惩治刁民的案例。自此以后元气大伤,对地方的控制也薄弱起来。

    但是明代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存在太多问题,太祖和成祖以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开始下降,土木之变后就更是如此。皇权不下乡这一现象在明代尤其显著,嘉隆万时期积弊涌现,但此时明代的小政府已经无力兴革,饶是出现了高拱张居正两个强势首辅,也不过是回光返照,勉强为明廷续命罢了。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明初太祖时期对方相士的打击虽然强势,却并未致命,导致方相士很快在几十年后重新生长起来,理所当然地坐稳地方士绅的位子,并且借助明代宗族兴起的大背景,再一次强化了族权,对地方的把控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宁家再一次找到了方相士。

    此时的宁家熬过了太祖的恐怖时期,开始和所有的士绅一样在地方上肆意兼并土地,购置田宅,广纳投献,但他们与一般士绅不同的是,他们还有着勋贵的身份,与此同时还在操持着长生计划的运转。

    当时主持长生计划的机构叫江南寻访局,在南京朝廷的编制之下,向来是宁家人主管。他们很快就注意到了四川的方相士,通过百年来幸存的文献,宁家人从蛛丝马迹中分析出这群方家士绅竟然在两宋之交时就与长生计划有过关联。

    于是宁家借助江南寻访局企图将方相士收入囊中。

    这个过程血腥且狡诡,但宁家最后还是做到了,宁家人一向不择手段,况且有政权加持,他们本身又是江南大士绅,在明代猖獗的海外走私势力中,宁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有钱有权朝中有人,想要拿捏方相士自然不算困难。

    江南寻访局看上的是方相士炼制饿殍的技术,现在的我们看起来,长生计划要做的事情其实很少,关键区域就那么几处,但这其实是在宁汗青早已经掌握一切以后,将正确的方向筛选出来以后呈现的结果。

    在当时的江南寻访局看来,长生计划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他们不知道哪一件是正确的哪一件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只能每一件都去试一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死了不少人,而且对于长生计划来说,每一个天启者都是宝贵的财富,每死一个,都可能要等近十年才会出现第二个天启者。

    他们需要找一些炮灰。

    方相士所掌控的饿殍就是绝佳选择。

    并且宁家想要的是像方近东方行之这样能够拥有自主想法的饿殍,而不仅仅是一群行尸走肉。况且有意识到饿殍,对江南寻访局的另外一个巨大诱惑,就是他与长生的形式太相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