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程之敦,字催科,湖广行省黄冈人,举人出身,去年才刚刚升任萍乡知县。

  程之敦虽然是举人出身,但是他本人能力却是非常高的,在萍乡仅任知县一年,便将萍乡县治理的井井有条。

  据<<袁州府志>>记载此人精明浑厚,崇祯丁丑年(1637年),一群流寇差点就把袁州府给打了下来,紧急时刻还是程之敦率领官兵赶到,这才击退流寇,保住了城池。

  程之敦出身普通农户家庭,自小便过的是清贫日子,对百姓疾苦有着切身体会,在看到莫谦在百姓中执行的各种政策后,程之敦的内心动摇了。

  读圣贤书近三十载了,为的是什么?

  为的还不是上报君王的知遇之恩,下报黎民百姓的养育之恩。

  现在忠君和爱民的理念发生了冲突,程之敦的内心纠结了起来。

  君王太远,远在北京的紫禁城中,遥不可及。百姓太近,近在咫尺距离,日日相见。

  当看到百姓们因为分到田地和粮食那脸上挂着的笑脸时,程之敦做出了他的选择。

  他主动找到莫谦,向他坦言自己要为百姓做事。

  看着自己带着这群官员在各村忙活了一个月,现在总算是起到点作用了,莫谦心里欢欣。

  他笑着招呼程之敦坐下,对他说:“程知县能够为民做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你可得想好了,我现在可是反贼,现在江西巡抚正在厉兵秣马想要来剿灭我呢,你确定要跟我干?”

  程之敦拱了拱手道:“大王,为官者当以民为本,造福百姓,王者以民为天下,而民人以食为天。

  大王所行之政,件件为民出发,事事为民着想。

  大王每到一村,百姓必箪食壶浆以迎大王,且大王爱民如子,百姓皆称大王乃千年难遇的圣人,吾读圣贤书久矣,今日方知何为圣贤。”

  莫谦笑了,被人当面夸成这样,弄的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莫谦知道自己不是圣人,但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古人的眼中却是比圣人还要圣人的举动。

  分田,分粮,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政策,不剥削百姓,不征税,这在百姓的眼中的确是此前他们从未想过的事情。

  在古代,哪怕是一个皇帝给百姓减免几年赋税,百姓就会感谢皇帝,为皇帝歌功颂德了。

  现在莫谦不光不收税,甚至还给百姓发粮,这简直就是千古未有的事。

  老百姓能不爱戴么?

  莫谦给程之敦倒了一杯茶水,问:“你真的不怕背上反贼的罪名?”

  程之敦大手一挥道:“若天下反贼人人能学大王这般,那天下百姓岂不幸甚?”

  莫谦知道程之敦这是彻底想要投靠自己了。

  他是目前第二个向他投降效忠的明朝官员,至于第一个袁州府同知史延昇那种废物,莫谦压根没打算把这种人收归到自己麾下。

  “那好,萍乡是你程知县的地盘,我放你回萍乡,再给你五百人马,一个月的时间,你要是能把萍乡全县境内的均田政策执行到位,我便让你做我这个反贼的总理大臣,你看如何?”

  程之敦听到这话顿时喜形于色。

  他起身给莫谦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固所愿也,不敢辞尔!”

  程之敦带领五百人马返回萍乡,莫谦给了他两个任务,第一就是均田政策的实施,第二便是要他训练民兵,巡抚谢学龙马上就要打过来的,莫谦手上的武装力量不够,必须得加紧军事训练。

  在这一个月的休整时间内,莫谦的小班子也基本有了雏形。

  莫谦为义军首领,总揽军政大权,由于治下人马不多,莫谦没敢称王,而是自称总兵。

  手下头号大将卢照被他封为参将,是军队的头号大将。

  参将之下设立游击将军若干名,目前为止有游击将军彭金洪,易九,易成桂。

  这四个人乃是跟莫谦造反的第一批人,对莫谦绝对是忠心耿耿。

  在几次战斗之后,易九和易成桂两人完成了从一个农民到将军的蜕变。

  两人每日早晚跟随卢照习武,白天则率领民兵训练,每日必练之大汗淋漓方休。

  秋收已经完成,莫谦在分完田后马上在村民中挑选精装男子练兵。

  没有兵,就算是再好的政策再好的世外桃源,等朝廷大军一到全都是狗屁。

  莫谦打着保卫家乡的口号竖起招兵旗,并且严令各村村长必须把村中的精壮男子送来。

  他还组建了民兵系统,凡是不符合入军标准的男子都得参加村里或镇里组建的预备役部队,进行军事训练。

  民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

  这一套系统莫谦还是照着朱元璋卫所制度建立的,不过又在卫所制度上结合了后世的预备役制度。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莫谦迅速完成部队的建制。

  此次募兵,在袁州府周边募兵五千余人,老百姓听到莫大王要招兵,纷纷踊跃前来报名,报名者多达数万人。